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11篇
  免费   451篇
  国内免费   158篇
管理学   115篇
劳动科学   5篇
民族学   236篇
人才学   3篇
人口学   130篇
丛书文集   1773篇
理论方法论   469篇
综合类   9785篇
社会学   409篇
统计学   95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85篇
  2022年   105篇
  2021年   105篇
  2020年   116篇
  2019年   99篇
  2018年   118篇
  2017年   103篇
  2016年   162篇
  2015年   201篇
  2014年   484篇
  2013年   383篇
  2012年   610篇
  2011年   776篇
  2010年   706篇
  2009年   658篇
  2008年   721篇
  2007年   919篇
  2006年   1029篇
  2005年   1030篇
  2004年   998篇
  2003年   983篇
  2002年   854篇
  2001年   833篇
  2000年   536篇
  1999年   156篇
  1998年   54篇
  1997年   60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总结数码艺术设计的优缺点,可以看出在数码艺术设计表现过程中应该吸收不同民族传统文化;各学科领域相互补充、借鉴;把民族传统艺术与数码艺术设计巧妙的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992.
20世纪90年代有人称,传媒经济是"眼球经济""注意力经济".然而,过分追求注意力会导致传媒社会责任感的缺失与公信力的降低.本文分析了传媒营销注意力的六种主要手段与积弊,对引导传媒走向影响力经济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3.
 摘  要:本文利用1997年、2002年的投入产出表,定理分析了各部门的生产结构、需求结构、进出口结构的变化情况,包括各部门经济规模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及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994.
陈华森  鄢英 《兰州学刊》2007,(7):45-47,126
自由主义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基本动力是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的压力以及自由主义对自身的扬弃.然而,对自由内涵的理解、对国家作用的认识、对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个人自由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的把握以及对社会阶级关系的认识的扬弃并不能消除自由主义天生的缺陷,现代自由主义仍然无法摆脱其困境.  相似文献   
995.
中国传统哲学动静观或主动,或主静,或强调动静对立统一,均对中国传统体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中国传统哲学不同动静现的影响下,中国传统养生体育形成了动养之法、静养之法和动静结合的养生方法;中国武术则在把握动静范畴的基础上,从辩证的动静关系入手,创立了多种多样的武术理论和武术技能技巧。从总体特征上看,由于中国传统哲学乃至中国传统文化都以主静为主,在其影响下,中国传统体育总体上形成了贵柔主静的特点,并相应地导致了养生体育发展完备而竞技体育发展相对滞后的状况。在当前西方体育文化的冲击下,中国传统体育有必要进行改革以适应新的时代发展。  相似文献   
996.
经济学一直是以研究稀缺资源为中心的,而现在的稀缺资源已从劳动和资本开始变为自然资源。而新古典经济学中的生产函数仍以资本和劳动为内生变量,而将自然资源作为外生变量,在此情景下,我们需要对新古典经济中的生产函数进行相应的修正,将自然资源外生变量内生化,将其作为生产函数中的内生变量来对生产函数进行重新研究。  相似文献   
997.
现代化的发展是社会技术、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诸多方面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然而,社会资源的市场配置是社会要素充分资源化而发挥其功能的重要条件,实现这一配置资源的市场配置关涉到社会结构转型问题,即发育个体与社会,建构社会公共领域,使之与国家间形成相对独立关系.实际上,市场经济与构建公共领域具有共生互动的性质.它既以个体、社会与政治公共领域的确立为条件,同时又是发育个体与社会,构建现代政治公共领域的平台.  相似文献   
998.
中国传统和合文化及其现代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生性资源,中国传统和合文化中"和而不同"的辩证世界观、"以和为贵"的价值取向、"中和"的方法论原则以及注重道德教化的作用、强调人的内心和谐的思想,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从传统和合文化中,我们可以获得以下启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要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相统一的高度构建符合时代特点和中国国情的和谐哲学;其次,要遵循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的原则,以和谐哲学作为方法论指导,在实践中正确处理和协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实现人与自然的和生、人与社会的和立、人与人的和处;再次,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关注人的精神世界,实现人的内心和谐.  相似文献   
999.
在我国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化过程中,迫切要求改革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本文在借鉴了世界经济发达国家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紧紧抓住最具中国特色的五个问题,对我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提出了新的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1000.
新闻传播既是一种文化传播,又是一种传播文化。在传统文化的负载和承传方面,它承担了极其重要的使命,在新的文化形态建构中,它又是传统文化的折射和延伸。中国新闻文化的产生和发展,受到传统文化的严重影响,在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呈现出明显的“二律背反”现象。从文化学的角度重新审视新闻传播,可以获得更为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