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4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篇
民族学   2篇
丛书文集   45篇
理论方法论   14篇
综合类   200篇
社会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卡夫丁峡谷"问题是马克思晚年唯物史观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将立足于对经典文本的解读,结合马克思提出"卡夫丁峡谷"问题的背景,深入探究经典作家有关论述,并结合中国实际进一步阐述"卡夫丁峡谷"问题的当代意义.  相似文献   
32.
于国刚 《北方论丛》2006,(6):113-116
现代新儒家为了重建儒学价值体系的合理性,对于儒学超越性的层面进行了现代意义的论证和彰显。在一定意义上实现了儒学传统在现代社会谋求新开展的一次历史转进,并且对儒学心性论现代意义上进行论证,为超越性设定理论基础。现代新儒家对儒学超越性所作的努力存在着经院化哲学倾向和个体化的体知的思维特征的不足,从而他们所着力阐扬的“内在而超越”是不具有操作性的,也是难以在中国现代价值观念建构中充分体现其作用的。  相似文献   
33.
依顺胡塞尔、海德格尔开启的思想方向,萨特自然地拒绝对情感现象的自然主义解释,或者说,他认为对情感的实证考察是不完备的、是需要奠基的;同时,萨特又力图以情感作为一个重要主题来论证“人的实在”对于自身所有存在形态的最终责任,这使得萨特早期对于情感现象的理解表现出明显区别于其现象学前辈的特征,也使得其情感理论成为众多争议的焦点.  相似文献   
34.
思想政治教育与宗教信仰有价值共契也有本质差异,由此提出思想政治教育对宗教信仰借鉴的合理性以及超越的必要性。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借鉴宗教信仰,实现教育目标终极性与层次性的和谐统一,实现外部的社会观照与内部的人生观照的结合,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目标宗教化与实现手段科学化的统一。思想政治教育要超越宗教神灵论的世界观代之以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超越彼岸世界的幻想代之以现实的观照,超越宗教的神秘体验代之以理性实践。高校思想理论教育对宗教的借鉴与超越,将会获取更多经验和文化资源,切实保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地位与作用。  相似文献   
35.
民本思想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和治理智慧,对中华文明发展有着深远影响。但在君主专制私有社会中,其民本意义上的功能和理想实际上无法得到真正的实现。习近平人民中心论秉承和彰显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特质,有着鲜明的价值取向和丰富的时代内涵,强调人民是创造和发展历史的主体力量和动力源泉。相比传统民本思想,习近平人民中心论在人民与国家的关系上实现了地位上的“从属”到“主体”的超越;在利益追求上实现了“异路”到“同向”的超越;在治理上将服务人民视为起点和目标,把人民当成信仰,实现了“治术”到“信仰”的超越。  相似文献   
36.
谭佳 《求是学刊》2005,32(4):46-50
用胡塞尔现象学还原的方法,将审美活动中人的"内知觉"从遮蔽我们的"物"知觉中剥离,澄清"经验"是一切审美活动、情感体验的直接对象,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区分科学态度与审美态度、超验体验与审美体验.  相似文献   
37.
北美新移民文学作为新移民文学中的重要一支,有着较为独特的文学叙事上的特征,具体体现为对北美新移民生存压力、语言隔阂、文化差异等诸多问题的演绎。在如何摆脱与超越弱者身份的叙事方式方面,北美新移民作家们有着自己不同的选择。这里面既有曹桂林、周励等早期作品中的那种对自我弱者身份的带有夸饰性的想象超越,也有如阎真、少君等用"独立个体"的自我表述将"弱者"身份的无形化解,更有严歌苓小说中所表达出的"弱势对强势的慷慨的宽恕"。  相似文献   
38.
"以经解经"与"以意逆志"是张载经典诠释的两大基本原则。"以经解经"要求"观《诗》则不知有《书》,观《书》则不知有《诗》",亦即"观书必总其言而求作者之意",从而"合内外,平物我,自见道之大端";"以意逆志"则既要求从"文"、"辞"出发,同时又要"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并在对作者之意贯通性理解的基础上,由"文"以达"辞",又由"辞"以解"意";然后再通过"以意逆志"的方式,达到对作者"心"与"志"的直接把握。从"以经解经"到"以意逆志",就既表现出儒家经典含义之内在性与超越性的互补特征,同时也表现了其继承性与创新性统一的发展道路。
Abstract:
"Self-interpreting of Confucian Classics" and "undoing the goal with volition" are two essential principles of Zhang Zai s Classics Interpretation.The first principle requires one to forget The Book of History when reads The Book of Songs,and forgets the later when reads the former.This also means that when reading books the reader should collect the words and probe into their inwardness.The second principle requires that one should not misunderstand the real meaning out of diction,and not weaken the will o...  相似文献   
39.
超越性是现代美学(包括中国的后实践美学)的基本范畴,它的根据在于存在的超越性。审美是超越的生存方式,它超越现实,也超越主客对立,从而实现了主体间性。赵晓芳对审美超越理论的批评,是建立在对审美超越的诸多误解之上的,从而也误解了审美的性质。对审美超越范畴进行具体的论证,可以纠正对审美超越的误解。  相似文献   
40.
宇宙意识是梁宗岱诗论的重要概念,同时也是梁宗岱新诗的重要特色。从空间的万千事物,到时间的每一瞬间,诗人都聆听到了"宇宙底精神"及对"永恒的迫切呼唤"。借以这种宇宙意识,梁宗岱表达了自己对生命的终极关怀,并完成了对人生的审美超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