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4篇
人口学   6篇
丛书文集   13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59篇
统计学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1.
教育的内在失衡与重建----人之和谐发展视角的审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传统的教育均衡发展研究,多局限于宏观视角,忽视了微观研究.从人之和谐发展的视角观察,教育的内在失衡表现为重学习、轻生活,重智育、轻其他,重动脑、轻动手,重左脑、轻右脑,重明示、轻暗示,重记忆、轻思维,重守成、轻创新.导致上述表现的哲学根源是功利主义的教育目的追求,分科主义的内容体系设计和主客二分的教育哲学假设.重建教育的内在均衡,应努力找回教育的内在魅力与力量,重整知识的内在框架与联系,开展全面和周全的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12.
"歧视"与"逆歧视":农民工不平等竞争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歧视"概念及有关模型是分析劳动力市场的重要理论工具.对郑州市的测算表明,考虑到福利补贴等因素,许多岗位根本就不存在农民工对本地人的"逆歧视",至少替代效应不像仅就货币工资来说表现出来的那么大.如果全部取消国家对城市居民的就业和福利特权,至少在非正规就业等特定领域,农民工将表现出更强的就业竞争力.应深化相关制度改革,对农民实行补偿性人力资本投资政策.  相似文献   
13.
文章把企业文化分为4个基本导向目标导向、规则导向、支持导向、创新导向,就此入手分析了安然文化发展的螺旋型历程,提出企业文化导向失衡是其破产的深层次原因.  相似文献   
14.
工业革命发展的不平衡是19 世纪欧亚格局变化的轴心,促成了西方对东方支配地位,也是东方反抗、挑战西方的重要动力。英国霸权的盛衰,其他西方列强国际角色的变化,日本国际地位大逆转,亚洲革命风暴的旋起,无不在工业革命的车轮上行进。  相似文献   
15.
由于二战时期特殊的历史条件和政治军事原因,俄罗斯的青壮年男性死亡率很高,从此开了该国人口性别比严重失调的先河;时至今日,俄罗斯的经济发展缓慢,加之地理环境、生育观念和生活习惯等因素的影响,更使得人口性别比失调现象日益严重。性别比偏低导致婚姻家庭领域的不健康趋势上升,女性的权益和地位受到严重损害,单身老年妇女处境尤为艰难,非婚生儿童和青少年的抚养、教育等问题也日趋严重,从而直接酿成了俄罗斯难以摆脱的人口危机。不从根本上解决性别比失调问题,俄罗斯就难以摆脱棘手的人口危机。  相似文献   
16.
性别价值观视野下的农村出生性别失衡原因的综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出生婴儿性别失衡问题是一个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人口社会问题,农村出生性别失衡更是如此。农村出生婴儿性别失衡的直接原因是性别选择性生育;根本原因是偏好男性的性别价值观。农民的性别价值观有其现实的合法基础:生产方式、养老方式、婚居方式、父系制度。调适农村出生婴儿性别失衡的现行政策措施存在三方面的问题:治标不治本;社会问题解决行政强制化;政策目标与生育者个体和家庭利益诉求相矛盾。因此遏制农村出生性别比失衡应坚持三原则:科学的态度;标本兼治;农民个人利益和家庭利益应纳入到政策的考量范围。  相似文献   
17.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区域非均衡协调发展路径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致力于探索出一条以科学发展观为核心的非均衡协调发展的新路径,实现了公平和效率的高度统一,使"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得到了完美结合,构建起以企业为主的区域经济主体,带动区域经济效率的整体提升,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成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彪炳史册的又一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8.
中国城乡商品市场失衡的制度诱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乡商品市场的失衡是中国城乡二元经济的重要特征,城乡商品市场无论在规模上还是运行效率上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这主要是由于长期以来“城市优先”的各种制度安排所导致的。要实现城乡商品市场的和谐发展,就必须从金融制度、户籍制度以及政府政策方面进行改革创新。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演变趋势,探讨了东西部经济差距扩大的原因,对缩小东西部经济差距提出了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20.
杨红娟 《西北人口》2009,30(6):45-48
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问题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成为陕西人口发展中的一个实际存在的问题.地域差异是其中的一个重要表现。本文为了揭示陕西不同区域的社会环境差异对人口出生性别比失衡的影响.通过问卷抽样的方法,获取陕西关中、陕北、陕南三大区域公众的生育文化和观念差异的第一手资料。从导致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的性别选择角度,根据社会环境-性别选择需要或动机-选择-目标,分析陕西三大地域生育文化的社会环境差异,揭示影响不同区域出生人口性别比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