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7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89篇
社会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话语的语用等值是获得会话含义的最佳途径,并在极大程度上依赖于交际双方所享有的共有知识;发话人是共有知识的诱发者,他(她)对共有知识的假定,既是引发会话含义的根本原因,又是获得语用等值的重要依据,缺乏共有知识则使交际双方陷入误解。  相似文献   
62.
李健吾文学批评的理论生成得益于中国古代文论的深厚滋养并进行有机转化,是李健吾文学批评研究中尚需深入的部分.李健吾作者中心论的批评观导源于中国古代文论中"诗言志"的文学观,自我潜入的批评策略则秉承于孟子的"以意逆志"的批评传统.正是依凭着中国古代文论扎实的本土资源与对西方文论的圆融汇通,李健吾文学批评获得了自由高蹈的独特型态.  相似文献   
63.
以孔子《论语》为代表的中国文论的基本话语特征是对话。对话语体有独特的审美魅力,也有独特的传播要求,从而也生发出独特的文论思想,即表层讨论的平等与深层"依经立义"、"尊经征圣"的纠结,个体性的创造性观念只能在符合经义的有限空间内伸展,中国文论的创造性发展受到一定的压抑。  相似文献   
64.
中国政治、社会、文化在由前现代向现代转型过程中,“民族”观念得到刷新与重生,“少数民族文学”则作为对抗帝制时代的边缘、底层与异质性因素得到张扬,在全球性的各种势力博弈之中,它在诞生的同时也就纳入到国族叙事的话语之中。中国各民族文学之间的关系必须放在具体的历史语境中才能更清晰地剖析其各自独立又彼此交融的复杂情形。  相似文献   
65.
影片《满城尽带黄金甲》上映后,在受众中产生了强烈反响,其电影文本中隐含着对不同程度弑父行为的惩罚,折射出传统父权的权威话语。因此,《满城尽带黄金甲》并不是简单的商业大片,而是对权力、秩序这种传统话语的重新思考。  相似文献   
66.
向心局部连贯模式是向心理论通过对语句过渡方式进行分类、排序建立的语篇局部连贯模式。该模式因其具有可计算性特征而被逐渐应用于语篇局部连贯性的量化分析。但是该模式在应用中逐渐暴露出其自身的不足,存在对优选中心预测性的忽略、过渡方式排序不确定等缺陷。为提高其适用性,目前有研究者针对这些缺陷提出了补充或修正方案。本文分析了该模式的主要特点与不足,介绍了研究者提出的最新补充或修正方案,并指出了仍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7.
幽默言语的语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具体介绍语用研究的一些基本理论:合作原则、礼貌原则、指示语、关联理论,并以这些理论为指导来分析幽默言语,探究语用规律与幽默的关系;使人们了解幽默的理解从根本上说是一个语用问题,幽默的实现特别依赖语境,依赖于言语的蕴涵意义。  相似文献   
68.
浅议英汉语言在词义联想和言语交际中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对英汉两种文化中词义联想差别和言语交际差异的文化背景原因进行了探讨,说明这种差异在现代交际中的重要性。为证明上述结论,通过具体的语言现象如颜色、动物、数字、社会意义诸方面的差别来具体阐明;同时也列举了问候语、对恭维的反应和称呼方面区别的实例来加以佐证  相似文献   
69.
汉语省略句的研究由来已久,以往的论著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探讨,但讨论引用的材料依据多来自于现成的作品,分析的手段以语法成分为主。而本文从合作原则和会话含义的角度来分析汉语口语体省略句的语境因素,说明汉语口语中某些蕴涵着深刻的会话含义省略句,既是话语的优化选择,又是日常交际经济性的体现。  相似文献   
70.
中外已有许多学者从多种角度对丹尼尔·笛福的小说《摩尔·弗兰德斯》的主人公摩尔·弗兰德斯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 ,但很少从言语的角度对她进行探讨。该文从语用的角度分析了摩尔·弗兰德斯的言语使用特点 ,说明摩尔·弗兰德斯善于通过言语实施她的目的 ,而且她的言语行为符合语用学专家Leech提出的礼貌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