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7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89篇
社会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81.
“陌生化”,意指采用一定的技巧在语言、词语等文学形式上,在读者与作者、读者与文本之间产生一种陌生感和距离感以此来增加文本的理论高度。陌生化策略从古典理论到当今学术流派,从形式到内容,形成了一个纵横交差的陌生化网。造成了读者与文本、社会学与社会现实断裂等经验性问题。我们试图对社会学理论及其文本“陌生化”策略的运用及现象作批判性分析,提出“世俗化”、“祛陌生化”来消除陌生化现象。  相似文献   
82.
语言交际是一种社会行为 ,在人类社会中人们通过语言交际进行各种社会活动 ,实现各种社会目的。语用学正是研究人们在特定的环境下如何有效地进行语言交际。文章试图从语用学的角度 ,讨论认知语境在相互明白、话语相关及话语理解中所起的作用 ,强调交际双方正是在一定的认知语境下 ,根据相应的语境因素 ,选择合适的语言表达形式 ,从而达到交际目的  相似文献   
83.
冗余表达表面不包含任何新的语义信息,但实际上在日常交际中含有丰富的交际价值.文章首先分析冗余表达中重复词语的不同含义,接着从关联理论角度分析冗余现象,认为说话者故意使用冗余表达是符合在认知语境中的最佳关联的.冗余信息的理解和对特定认知语境的理解是密不可分的.  相似文献   
84.
话语理解一直是语言学家关注的重点。关联理论从认知角度阐释话语理解,优于以往的交际理论,但是对于话语关联的认知机制没有深入透视。尝试构建了一个图式理解模式,认为在话语理解中图式起到了重要作用。当听话人接收到说话人的言语信息后,会按照可及度高低调动头脑中相关图式参与话语理解过程,进而弥补关联理论解释力的不足。  相似文献   
85.
文章从语言输出假设理论出发,指出复述训练在英语专业综合英语课中的作用,并提出行之有效的磁带辅助复述训练方法,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及语言表达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86.
障碍性模糊语是语言交际中常见的一种语言现象,它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交际者语言能力的缺陷而造成的。这种模糊表达,如果使用恰当,可以使交际产生朦胧的美感和无限的想象空间,否则,就会使人感到不知所云。本文通过对模糊语产生原因的分析,初步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一些具体方法,同时从非语言行为的总体功能和语义定位功能两方面对模糊语进行了探究,指出了只有借助于体态语这一非语言行为,才可以解决障碍性模糊语这一交际中存在的难题。  相似文献   
87.
话语含意推导的心理模型分析——以隐喻为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认知语言学为话语理解与生成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框架,认为心理模型的运用是人类进行语用推理的基本形式,在自然语言的意义建构和理解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在认知语言学的"基于心理模型的含意推理因果化模型"的理论框架内,通过分析语言运用中的隐喻话语意义建构和理解的机理,借此进一步证明该框架作为研究话语含意的生成与理解的理论工具的普遍性、可及性和解释力,并认为话语含意的生成与理解是人们对客观事物之间的常规关系(相邻/相似关系)的认知加工、心理建模的结果。  相似文献   
88.
话语连贯的语境阐释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连贯是语篇的无形网络,存在于语篇的深层.在研究交际中的话语连贯问题时,我们不应仅限于言内因素,还必须考虑到语言之外的因素,而语境恰恰是言内因素(言内语境)和言外因素(文化语境和情景语境)的结合.语境对连贯的影响体现在:一方面,某些表面不连贯的语篇可借助语境信息还原或衍生为连贯语篇;另一方面,如果语篇接受者缺乏必要的语境信息,某个连贯语篇对他仍然可能是不连贯的.  相似文献   
89.
本文主要以克拉申(Krashen)的“可理解性语言输入”及隆(Long)的“交互假设”为理论基础对大学英语精读课教师话语进行研究,论述教师语语的定义、分类和特点,揭示大学英语精读课教师话语的使用现状及影响因素,从而改进和提高英语教师话语的质量,最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0.
"中国军事威胁论"作为关于中国军事的一种认知思维、意图判断和话语建构,正在以意象和定见的方式在西方媒体中强势传播,使媒介话语成为"中国军事威胁论"诸多成因中的一个关键性考察节点。媒介话语逻辑陷阱、媒介话语权力失衡和媒介话语策略组合为其中的重要促成因素。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对中国军事威胁的二元定型化表征陷阱在进入21世纪后呈现为媒介议题的事件化、戏剧化、常识化和利益化,加之维护性、协调性和对抗性三种媒介话语权力存在交锋失衡,虚拟与真实交织、肯定与否定并存,主流与边缘共进、合唱与独奏更替的"组合太极拳"正在挑战中国军方的媒介话语应对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