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2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29篇
管理学   143篇
民族学   2篇
人口学   6篇
丛书文集   110篇
理论方法论   32篇
综合类   830篇
社会学   69篇
统计学   1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84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93篇
  2010年   69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95篇
  2005年   89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81.
介绍了宝钢特钢以国际先进模具钢生产水平为目标,确立走精品模具钢制造路线的实践.通过对标活动,在建立一流精品模具钢生产基地的同时,重视建立与国际先进模具钢生产标准相适应的企业标准体系;引进与其相匹配的先进生产装备和工艺,提高了模具钢的生产水平和产品质量,全面提升了模具钢的市场竞争力.对今后产品品种开发的方向和建立现代化经营销售模式提出了设想.  相似文献   
82.
虚拟城市就是人类利用虚拟技术构建的最具规模的虚拟现实 ,主要指谓塞博空间和塞博时间中的城市 ,本质上是一种信息化城市。它能为现实城市创造更多的新空间 ,包括新的工业园、科技园、电子产业基地。在虚拟城市中 ,由于电子通信系统的发展 ,使人类日常生活发生许多质的改变。它将推动未来巨型城市的形成与发展 ,给人类创造更多、更美好的生存空间。  相似文献   
83.
7~16岁学生解决“汉诺塔”问题的心理测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虚拟问题情境,设计了"汉诺塔"动态心理测试软件。对来自两个学校的451名7~16岁学生进行了实测,观察到一些传统纸笔测验不能控制的心理信息流动过程,初步探讨了各年龄段学生解决"汉诺塔"问题能力的发展趋势及特征。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汉诺塔"软件可作为测试、评价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心理测试工具,尤其适合于14岁以下学生。  相似文献   
84.
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类传统的生存方式。作为人类实践基本方式之一的虚拟实践,正在慢慢与传统的人类生存方式融通:人类正从现实生存转向虚拟生存;从旧时的身份生存转向能力生存;从集体生存转向类生存。正确对待此问题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对促成虚拟实践和传统生存方式之间良性互动和融通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从而能够创造适宜人类发展的社会模式。  相似文献   
85.
针对虚拟财产进行犯罪的行为越来越多,从而给立法和司法带来了诸多问题,学术界观点不一,在认识上也往往有很大误差。针对虚拟财产进行抢劫的行为,由于存在着虚拟抢劫犯罪行为和现实抢劫犯罪行为,因而二者的定性也应有所不同。因为二者在犯罪客体、行为客观方面、社会危害性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异,针对于此,就应该采取不同的刑罚措施,  相似文献   
86.
首先在虚拟企业和传统的企业集团概念基础上提出虚拟集团对虚拟集团和传统的企业集闭进行了对比,指出虚拟集团是一种新型的企业集团。文章结合昆明市机械行业的现状,指出虚拟集团适合于昆明市机械企业的改革。最后就虚拟集团的组建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7.
激励机制由评估识别和激励契约组成。激励契约要载明对经营者激励的3个组成部分:保障收入激励、内部收益激励和外部收益激励。经营者为此的付出是所有者观察不到的努力成本,据此可得出激励模型。当前中西激励模式都存在一定的弊端,西方的股票期权计划并不能照搬到中国,文章为此设计了针对不同风险偏好经营者的虚拟指标期权计划和虚拟基金分红激励两种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88.
从贵州零售业发展引申出物流业的现状以及物流在零售业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89.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convergence of communication and travel and the emergence of a mobile and network sociality, through investigating new communication practices based on the internet and mobile phone enacted by backpackers while on the move. These global nomads produce and maintain mobile spaces of sociality, founded on a complex intersection of face-to-face interaction and mediated communication, co-presence and virtual proximity, corporeal travel and virtual mobilities. Personal communities become a mobile phenomenon, relocalized in a plurality of online and offline social spaces. It is thus argued that network relationships are reshaped and mobilized through reconfigurations of co-presence, proximity and distance in relation to the use of new media. Exploring new media uses on the move can thus provide a useful insight into the emerging social model of the network and mobile society.  相似文献   
90.
Moves toward increased professionalism are now an almost taken-for-granted aspect of change across the nonprofit sector both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in the United Kingdom. This paper uses the case of UK charity retail to explore the impacts of this move to professionalism, on managers at the local level. In doing so it seeks to develop appropriate techniques for managing change both in charity retail and more broadly, in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per se. The professionalization of charities' trading activities has resulted in a series of changes at the local level; these include the introduction of new forms of staff, changes to policies regarding the sourcing, pricing, and presentation of stock, and an increased emphasis on sales targets, league tables, and incentive schemes designed to motivate managers to increase sales. These policies set at head office level have had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day-to-day working experiences of branch managers. This paper explores managers' reactions to these changes and examines the extent to which such policies could be said to be successful. To conclude, recommendations are made as to the most appropriate approaches to professionalizing charity retail operations. These conclusions are broadened to offer insights into appropriate techniques for managing change in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