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5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14篇
管理学   23篇
民族学   19篇
人才学   2篇
人口学   12篇
丛书文集   83篇
理论方法论   33篇
综合类   574篇
社会学   109篇
统计学   10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语言变异是偏离语言常规的一种语言形式,这种语言形式是对语言的创造性使用,往往有着特殊的修辞效果。本文着重探讨了英语语言变异中词汇变异和书写变异所产生的视觉修辞效果。  相似文献   
42.
威廉·布莱克是英国诗歌史上最重要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中充满了用近似孩童般的简单语言表达的复杂思想.文章主要从威廉·布莱克作品中的声音系统和视觉系统两方面着手,试图找出他对英语中已有的表达可能性的创新,以便使人们更好地理解他的诗歌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43.
我国<保险法>第17条、18条规定了保险人的说明义务,但未规定保险人违反说明义务之法律效果.文章认为,保险人违反说明义务可致投保人撤销权之发生、保险人责任免除权之丧失和投保人损害赔偿请求权之成立,以及投保人所受损失、所失利益之赔偿和过失相抵等法律效果.  相似文献   
44.
视觉文化:广告女性形象的看与被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广告女性形象的看与被看是一种复杂的视觉行为和视觉文化。从观看的行为来说,女性形象看与被看的模式呈现为女性形象被男性观看,被女性观看,甚至是女性的自赏。无论广告中女性形象是在场还是缺席,是真实地存在还是由男性的虚拟而存在,女性形象出现的目的就是被看。由于男女两性在生物特征和社会特性方面的不同,观看的行为方式和观看的文化意味有着显著的区别。男性通过窥视行为,放大女性的性征,并过滤掉女性美的其他成分,将女性视为满足自己潜在欲望的性符号,女性被男性性化。女性通过审视行为,激发起因缺失而引起的焦虑,将广告女性幻化成生活的指导者和楷模,将女性美化。  相似文献   
45.
论鲁迅作品中的表现主义版画(木刻)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鲁迅的黑白观念代表了其极端对立的精神特征。鲁迅文本中的“骷髅”意象是“荒原”意象的一种幻化。“战士”意象则是对于荒原 (骷髅 )意象的超越和反抗 ,他们创造了希望之光 ,“反抗绝望”之光 ,代表了鲁迅最高的精神境界。  相似文献   
46.
论立法提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立法提案是指有立法提案权的机关、组织或人员按照法定的程序和方式向特定的立法机关提出的关于制定、修改、废止某项法律法规的动议。立法提案与立法机关的立法规划有密切的联系。立法提案进入立法议程要遵循一定的程序规定。我国立法提案制度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47.
以大学生网络漫画中流行的“暴走漫画”为切入点,在肯定网络美术作品用自主参与的草根式绘画语言反映学生心理与生活状态的同时,指出了由于大学生自身视觉审美素养不足而造成的在网络美术鉴赏与创作中亚审美流行、实践能力缺失、网络审美意识淡漠等问题。分析了在高校美术素质教育体系中建设网络美术鉴赏与实践类课程,在课堂中引导学生以高水准的鉴赏与创作能力参与网络美术传播的意义。  相似文献   
48.
康德启蒙的延宕不仅因为启蒙自身的复杂性,其根源在于作为印刷时代的意识形态,它具有视觉性局限、世俗性悖论和技术性困难。通过对麦克卢汉所述电子时代文化的听觉性、神圣性和技艺性的分析,它们或可成为电子时代启蒙的希望。这样,媒介学家麦克卢汉将进入启蒙问题,实现对康德启蒙的麦克卢汉延伸。  相似文献   
49.
艺术现象学的基本问题是一种非对象性的艺术创作是否可能及如何可能的问题。直观相继而来的被给予性,并非所有的被给予性都绝对的通向非对象创作,唯有基于虚静主体的直观被给予性,才能真正实现非对象性的绘画创作。首先论述虚静就是世间一切存在的根源和本性。其次论述直观对于画家真正接近事物和实现非对象性创作的重要意义。再次论述马里翁所勾画的新主体如何取代了建构性的“我”,从而实现了去主体形而上学的历史使命。最后论述了具象表现绘画理论对于非对象性绘画创作的启示。  相似文献   
50.
The lack of attention in academic discourse to representations of disability in films from the Middle East has led to an incomplete picture of representations of disability in global cinema. For instance, the diverse meanings of disability in Iranian cinema and the influence of disability on the emergence of Iranian New Wave cinema have been almost completely ignored by scholars. A number of award-winning films from Iran have featured disability as central to their narratives – such as The House is Black (1963), Taste of Cherry (1997), The Color of Paradise (1999), The Willow Tree (2005), and The Painting Pool (2013). Disability in these films serves alternatively as a symbol of spiritual possibility, a mark of marginalization, and a covert social critique. These films examine the emotional, physical, and social implications of disability, while celebrating the cultural power of film to challenge social, religious, and artistic barrie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