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45篇
  免费   224篇
  国内免费   65篇
管理学   424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39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97篇
丛书文集   440篇
理论方法论   158篇
综合类   3401篇
社会学   173篇
统计学   498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96篇
  2021年   96篇
  2020年   131篇
  2019年   113篇
  2018年   121篇
  2017年   123篇
  2016年   134篇
  2015年   135篇
  2014年   265篇
  2013年   296篇
  2012年   324篇
  2011年   357篇
  2010年   263篇
  2009年   255篇
  2008年   294篇
  2007年   339篇
  2006年   316篇
  2005年   275篇
  2004年   264篇
  2003年   269篇
  2002年   197篇
  2001年   180篇
  2000年   103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本文通过调查一所普通中学学生对教师英语作文反馈时间的偏好并进行实验研究,利用统计学的描述性统计,独立/相关样本T检验分析方法,作者发现缩短反馈时间确实能够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并结合其对教学的启示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缘故,国民政府十分关注海外华侨尤其南洋华侨的教育,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华侨教育体系,学校和学生数量呈上升趋势,学生素质也不断提高。然而由于国民政府侨教政策自身固有的弊病,给南洋侨教带来了相当的消极作用,限制了南洋侨教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3.
点击式合同是在网络中应用的一种特殊的合同订立形式,由于其订立方式的特殊性,导致在其引起的民事纠纷处理上我国目前的管辖制度和证据规则难以适用,为了适应网络发展和新合同形式的需要,必须制定新的法律规则,以促进网络贸易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教师期望效应是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在学生的未来发展中得到证实的现象,它反映了教师对学生的态度会影响学生发展的方向和程度,开展该现象的研究对教师观念的改变和学生的健康发展均有重要意义。对教师期望效应的种类、理论模型及国外的相关研究进行了介绍,探讨了其对教育现实的一些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5.
孔子的富贵观是其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关于世人应否追求富贵,怎样处理富贵与道义的关系,以及富裕之后还当如何等问题在《论语》中都有论述。孔子的这些论述,对当代人们创业致富,以义求利,以及坚持经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仍然具有启迪作用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在分配制度上一直坚持“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的原则 ,坚持这一原则 ,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是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的。世纪之初 ,在贯彻实施“十五”计划的新时期 ,我们仍需继续坚持这一分配原则。  相似文献   
17.
从音乐形态、表现手法等方面具体分析《变奏曲》这部钢琴作品,探究其中对中国传统戏曲效果的模拟,以及作者如何巧妙地借鉴皮黄丰富的音响和表现力并运用到钢琴音乐中。中西的结合,古今的碰撞、鲜明的色彩个性,这些特点使得这部作品成为探索中国钢琴音乐民族化道路上的闪光点。  相似文献   
18.
欲望化写作是当今文坛上方兴未艾的且引人注目的文学现象,其注重张扬感官放纵和感官感受。本文拟从欲望化写作的成因、分类以及欲望化写作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等几个方面来探讨欲望化思潮。  相似文献   
19.
善意取得制度意在对特定类型的非正常的利益变动,做出价值判断,进行利益衡平。那么,善意取得制度对何种类型非正常的利益变动进行衡平?又是如何进行衡平的呢?这就引出了善意取得制度的构成要件及其效力问题。笔者正是从这两方面着手对善意取得制度基础理论和实践应用提供一孔之见。  相似文献   
20.
文化生产力的崛起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提出的文化生产力概念包含着正确把握现代社会智能生产力的指导性原则。文化生产力的提出, 使文化知识从非独立因素变为独立因素,由潜在生产力变为现实生产力。文化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对现代文明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将对旧有的生产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教育模式和经营管理及领导决策产生重大影响,从而改变财富的分配方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生产力有了突破性发展,但在总体水平上同发达国家的差距很大。应当强化全民的“文化生产力”意识,建立起国家的技术创新体系和知识创新体系,加大对教育和科技的投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