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6篇
民族学   2篇
丛书文集   45篇
理论方法论   11篇
综合类   17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现代作家在语文教育实践中,深刻地认识到了文学的教育作用,将培养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作为语文教育的重要目标。在文学教育的策略选择上,他们提出了坚持阅读主体性和综合性感受的主张,并告诫我们要处理好欣赏能力与文学知识、文学教育与语言文字、文学鉴赏与文学创作等方面的关系。现代作家的文学教育思想,对于我们今天开展文学教育,有着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2.
晚清翻译小说的修辞策略有着较明显的"后现代"色彩。作为作者—译者与读者之间进行交流的中介,当时的书刊发行对这种"后现代"修辞的兴起产生了直接影响。书刊编辑的视野决定了晚清翻译小说对原著及原作者的关注程度,书刊定位使翻译小说经常成为"可写文本",而书刊读者接受水平的差异性则使翻译小说的意义不断"延异"。晚清书刊成为翻译小说实现"双重解构"的重要推手,与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语境直接相关。随着时代语境的变化,这种"后现代"修辞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逐渐被"现代性"规训。  相似文献   
103.
《小妇人》是美国女作家路易莎*梅*奥尔科特的传世之作。本文介绍了作者的生平,并通过美学和哲学的角度对这部小说的写作艺术和文学价值进行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104.
文学诠释是一种创造性的精神活动,其本质并非重构或复制“作者意图”。罗伯-格里耶的“形式本体论”有其理论缺陷,不能成为诠释罗伯-格里耶小说文本的金科玉律。小说与现实世界的关系是一种悖谬关系:小说只能是现实主义的,也同样顽固地是非现实主义的。我们可以从自称为“书记”的巴尔扎克的小说文本中解读出“虚构”和非现实,亦可从强调“虚构”的罗伯-格里耶的小说文本中解读出西方后工业社会的现实。  相似文献   
105.
马伟业 《学术交流》2006,1(8):173-176
在东北作家群研究中存在着一些不正确的意见:即认为凡是30年代在东北生活过的作家都是该群体成员,认为他们彼此与鲁迅的关系和鲁迅的扶植是联结群体的精神纽带,认为群体存在的时间是从1936年初到抗战爆发,认为群体在艺术上尚未成熟等。其实该群体是由10多位在东北沦陷前后从这里走出的小说家组成的,联结他们的精神纽带,是他们生活在相同的地域环境和相同的历史条件所促成的相同心态。该群体在1936年形成后一直持续到抗战胜利,其文学创作的艺术水平也较高。  相似文献   
106.
在“五四”新文化大背景下 ,白马湖作家群聚集在白马湖畔 ,他们中有很多作家都是文学研究会的成员 ,但他们没有响亮的口号 ,也没有鲜明的旗帜 ,他们创作的作品冲淡平和 ,有着独特而鲜明的个性。白马湖作家群是一个内涵丰富、特征鲜明、成就卓著的作家群体。中国现代文学并不缺乏对这些作家的个案研究 ,却忽略了对他们进行群体性的研究。本文从“白马湖作家群”的形成和发展轨迹这一角度 ,对白马湖作家群作了探索性研究。  相似文献   
107.
《苍氓》、《背阴的村庄》、《活着的士兵》是石川达三初期文学创作中的代表作。由于作者本人的出身,加上在文学上受到左拉自然主义思想的影响,因而在创作上表现出了关注社会批判的创作意识。而以社会现实中的重大事件为创作素材则反映了他当初想当一名记者的夙愿,也构成了他在创作上的艺术局限性。  相似文献   
108.
今天的俄罗斯文学已经不是十月革命前的俄罗斯文学。2006年与俄罗斯多位作家的会晤,深切感受到今天的俄罗斯文学没有了主流文学,呈现出意识形态多元化的局面。作家们在大胆地探索,大量地出书,已经涌现出一批好的作品。我们对今天俄罗斯文学的研究还很不足,需要中国新一代研究人员更加努力。  相似文献   
109.
论学报编辑部与作者之间的著作权合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报编辑部与作者之间的著作权合同依法可以用书面形式和非书面形式,采用非书面形式合同,学报编辑部只能取得非专有使用权。如果学报编辑部欲取得作者作品的专有使用权,或者取得著作权的转让,必须与作者签订书面合同。签订书面合同时,应注意避开法定使用许可,让整本期刊及刊登作品的著作权完整地归属于学报编辑部。  相似文献   
110.
略论李邕     
李邕是盛唐时期在文坛上有着崇高声望与巨大影响的人物,他直言极谏的政治品格,爱民疏财的仁义举动,能文养士的领袖气度,驰猎自恣的豪侠生活作风等,正是盛唐文士极其张扬个性,扬厉奋发的精神风貌的突出表现。在文章创作上,他是盛唐时期的一代文宗,其文章风格具有形象鲜明,格调高昂,气象恢宏,气势充沛等特征。置于文学发展史中,可以看出李邕是改革南朝文风,推进古文运动的一位杰出代表。但是长期以来,对李邕的研究几乎处于空白,这应该说是唐代文学研究中的一个疏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