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60篇
  免费   741篇
  国内免费   34篇
管理学   580篇
劳动科学   59篇
民族学   369篇
人才学   80篇
人口学   34篇
丛书文集   1880篇
理论方法论   339篇
综合类   4362篇
社会学   520篇
统计学   112篇
  2024年   169篇
  2023年   600篇
  2022年   541篇
  2021年   654篇
  2020年   727篇
  2019年   644篇
  2018年   217篇
  2017年   151篇
  2016年   178篇
  2015年   241篇
  2014年   423篇
  2013年   360篇
  2012年   417篇
  2011年   390篇
  2010年   398篇
  2009年   393篇
  2008年   423篇
  2007年   361篇
  2006年   281篇
  2005年   193篇
  2004年   124篇
  2003年   117篇
  2002年   101篇
  2001年   80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 毫秒
11.
12.
13.
施坚雅的农村基层市场理论是解释中国农村社会经济结构整合的重要理论之一。2017年,施坚雅田野调查笔记的出版,让人们得以重新审视、补充和修正施氏的理论。学术界多年来关注"妇女对中国农村经济的贡献是否被低估和遮蔽"的问题,而施坚雅没有论述乡村女性在市场中的表现。成都平原乡村女性是基层市场的重要参与者,1940—50年代,成都平原的乡村女性,通过参与市场活动,以及针对市场进行的家庭手工业、副业和农业,不仅为家庭增加了收入,为地方经济做出了贡献,更赢得了家人、社会和国家的尊重,实实在在的收入、口碑和荣誉,这些不是轻易可以遮蔽的。  相似文献   
14.
"年例"是粤西乡村传统文化的记忆,体现着乡村民众的思想智慧和文化性格。它以古老的文化表现形式阐释着"尊祖宗、重人伦、崇道德、尚礼仪"的积极价值取向,构成了粤西百姓的精神寄托。当前粤西"年例"在社会认识、政府主导、传承主体及发展模式等方面遭遇困境,需要结合时代要求,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探寻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策略,使其有利于凝聚乡村力量,引领乡村文明风尚,促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宜宾面临着产业转型升级、城镇化水平提升、城市公共服务拓展等方面的重要任务,多次提出打造各种不同类型的特色小镇的思路,但由于地处中国西南,在城市发展、产业集聚、创新人才等方面存在要素瓶颈。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为创建具有宜宾特色的小镇提供了新的重大机遇,本文就有效实现特色小镇建设与乡村振兴战略之间的要素对接,深入挖掘宜宾特色优势产业及核心要素资源,努力破解西部后发城市创建特色小镇的要素瓶颈,形成宜宾特色小镇形态架构和创建路径进行探索研究。  相似文献   
16.
《琼州学院学报》2019,(3):54-60
美丽乡村建设作为新时代美丽中国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乡村振兴战略中扮演着脱贫攻坚、改善人居生态环境、完善公共基础设施、保持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海南省美丽乡村建设起步早,发展快,促进了海南省新兴产业的发展、生态环境的改善、人均收入的增加,为国际旅游岛的打造增添了亮点。海南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三道镇什进村是美丽乡村建设的一个典型个案,有其成功的做法与经验,也面临新情况与新问题。建议进一步深化美丽乡村建设,完善美丽乡村建设的法律法规体系,处理好乡村"拆"与"建"的关系,重视教育和人才培育,发挥村民的主体地位,深入开展乡村振兴战略推进海南美丽乡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18.
19.
传统民族地区乡村治理面临着村组组织的效力式微、乡村精英的大量流失及农民的低组织化状态等诸多困境,阻碍着民族地区乡村自我整合和有效治理。黔东Y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通过充分挖掘当地治理资源,成功探索建设了乡贤参事会这一重要农民组织载体。依据文化基因、制度基础、利益理性和精英再造等方面对乡贤会的运行逻辑分析显示,其具有促进民族地区乡村经济振兴、培育农村社会资本、优化村级治理体系和实现村级民主治理等多重价值,这种探索对于实现民族地区农民再组织化,实现乡村社会有效治理提供了有益参考。而要提高民族地区农民组织化水平,就必须转变政府职能,明确角色定位,在提升农村组织化的内生动力方面进行路径完善。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