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32篇
  免费   742篇
  国内免费   33篇
管理学   580篇
劳动科学   59篇
民族学   369篇
人才学   80篇
人口学   34篇
丛书文集   1878篇
理论方法论   339篇
综合类   4340篇
社会学   516篇
统计学   112篇
  2024年   146篇
  2023年   600篇
  2022年   540篇
  2021年   651篇
  2020年   727篇
  2019年   644篇
  2018年   217篇
  2017年   151篇
  2016年   178篇
  2015年   241篇
  2014年   423篇
  2013年   360篇
  2012年   417篇
  2011年   389篇
  2010年   398篇
  2009年   393篇
  2008年   423篇
  2007年   361篇
  2006年   281篇
  2005年   193篇
  2004年   124篇
  2003年   117篇
  2002年   101篇
  2001年   80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乡村家庭秩序是与“家”有关的元素之间相对稳定的结合关系和较为持久的互动模式。在传统农耕社会,乡村家庭组织和秩序模式持续稳定,形成了以“五伦”为核心的伦理结构,而以血缘为本位,以家国为伦理主体,宣扬差别与和谐共存的伦理逻辑是乡村家庭制度展开的依据。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在国家治政、市场运作与村民选择的多极力量影响下,乡村家庭伦理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多元混合模式。随着传统家户制度的改变,当前乡村家庭结构呈现血缘依赖与工具理性并存的趋向,而衔接家国关系的“家共同体”不断分解,个体化行动在建立家国连续统中的作用突显。伴随着新型秩序的生产,乡村家庭仍面临不确定的未来。  相似文献   
32.
33.
乡村振兴是新时代补齐“三农”领域主要短板和建立相对贫困长效治理机制的国家战略。“五个认同”是西部民族地区各族群众战胜乡村振兴困难的力量之基,是有效推动高质量乡村振兴的动力之源。从认同形成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讲,西部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应加强“五个认同”教育;从广义教育的复杂性和系统性出发,以及基于乡村广义教育的功能现状分析西部民族地区“五个认同”教育的难点问题,旨在提高乡村振兴视角下认同教育的有效性,提出西部民族地区“五个认同”教育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34.
35.
36.
37.
38.
39.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