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2篇
丛书文集   6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18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1.
清词的复兴既与改朝换代的历史变化有关,也与一些天才的词人有关。明末云间派已经带来了词风的一次转变,而清初词人陈维崧更以其博大的才力大大开拓了词境,造就了"无意不可入词"的阳羡词风。  相似文献   
12.
。后浇带;;愈合;;温度变化;;收缩应力[1]江巍,毕佳,谭跃虎,乔国青.南京体育中心大平台后浇带的施工与监测[J],建筑施工,2005.2后浇带:4924,愈合:4876,温度变化:4829,收缩应力:4783,混凝土结构:1816,工程实例:786,设计原理:765,结构应力:663,温度应力:652,温差裂缝:626后浇带:48  相似文献   
13.
清初阳羡宗主陈维崧的咏物词数量较多,且形成独特风格,在咏物词史上有所开拓.在理论倾向上,陈维崧推崇豪放风格和比兴寄托手法;在创作上,陈维崧兼具多种风格,而以小令体制创作的豪放风格咏物词为其胜场所在.这和他率性为词、无心寄托的创作态度有关,但也直接导致其咏物词沉郁不足的缺陷.  相似文献   
14.
清代文学大家陈维崧卓荦立身品节的形成和卓越文学成就的取得,与其一生所受宗风家学的泽溉和师友交游的助益紧密关联。而经由对陈维崧成长过程中家族文化和地域文化推动因素的考察,能够获得一种有意味的启示,即古代文学的研究,可以而且需要突破传统以作家、作品为中心的单一视角和内向型研究模式,突出地域、家族与社会三者交叉一体的广阔视角对古代文学研究的重要性,从而对古代文学进行角度立体多维、内外结合的综合型探讨。  相似文献   
15.
清代词学三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清代词学与清代的诗歌或诗论关系十分密切 ,有些长期困扰词学界的具体问题如结合诗歌或诗论进行考察 ,可以比较顺利地得到解决。清初陈维崧《摸鱼儿》听白生琵琶枠一词 ,谭献誉之为“拔奇本师长歌之外”,学者对“本师”始终未得其解 ,实则“本师”指陈维崧老师吴伟业 ,“长歌”即其长篇七言歌行《琵琶行》。清代中叶一部可能已佚的词学著作《本事词》,其编撰者的姓名、字号、籍贯和原书规模均不详 ,而借助枟两浙轩续录枠、枟夙好斋诗钞枠等相关诗集 ,这些情况便可得知。清末况周颐《蕙风词话·续编》,偶尔提到沈善宝所撰的《闺秀词话》,学者每据此以为该《闺秀词话》确有其书 ,实则有关引文乃出自沈善宝《名媛诗话》,所谓“闺秀词话”只是随意而称。  相似文献   
16.
承剑芬 《学术交流》2012,(12):188-191
陈维崧作为清初词坛的代表人物,其词风从冶艳、沉郁再到豪放的变化,一方面缘于人生遭际的变化,另一方面也是他在不同时期与众多词人之间相互砥砺、激荡、融汇的结果。在传统的词风分期基础上,以其师友交游为切入点,以时间为脉络,清晰梳理陈维崧词风在不同时期因受师友交游影响而呈现出的绮丽冶艳、凄怆沉郁以及慷慨激荡等不同特点,将有助于我们研究词人创作风格的变化,并从其千回百转的命运经历中,体味其词风的分期、流变与匠心独运。  相似文献   
17.
本文是文化分析方法在文学研究中的一次尝试 ,选取的是词这一文学形式 ,因为它特别适宜于表现幽微隐曲的意识深层的情感内容 ,仅仅从文本的角度分析往往流于浮泛。本文通过家庭背景、时代烙印、地域文化和个人性格几方面的考察 ,试图还原词作者的文化生态环境 ,以求更准确深刻地把握阳羡词派宗主陈维崧———这个中国词史上“填词之富 ,古今无两”的词人通过作品自觉和不自觉地表现出的幽微情思 ,从而理清陈维崧词风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陈维崧的词学观念独具特色,他推尊词体,认为词可存经存史;认为词穷而后工,以词通志、词亦可以群,主张多种艺术风格兼收并蓄,偏爱豪放词风。陈维崧的词学观念是围绕推尊词体的核心理论展开的,风格论和创作论都是为文体论服务的,既从词的内容功能方面尊体,也从词的形式体制方面尊体。  相似文献   
19.
20.
陈维崧是清初著名的文学家,其“入题-叙事-自述-明旨”的迦陵范式对骈文结构模式的研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陈创造出的骈文新结构“对话体”骈序,在骈文史上具有开创性.在骈文批评方面,陈推尊骈体,取法徐庾,强调“博”和“真”,追求“自标兴会”.陈编选的《今文选》为后学提供了摹习骈文的范本.陈维崧集在康熙年间有三种版本行世,其作品被诸多骈文选本收录,《国朝骈体正宗》的编纂正式确立陈维崧在清代骈文史上的地位,陈也被公认为是清代骈文复兴的首要功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