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08篇
  免费   141篇
  国内免费   24篇
管理学   25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38篇
人才学   30篇
丛书文集   665篇
理论方法论   72篇
综合类   2783篇
社会学   158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72篇
  2019年   85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82篇
  2015年   144篇
  2014年   244篇
  2013年   271篇
  2012年   307篇
  2011年   362篇
  2010年   337篇
  2009年   340篇
  2008年   302篇
  2007年   260篇
  2006年   200篇
  2005年   167篇
  2004年   119篇
  2003年   80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12.
13.
基于认知隐喻理论,选择德语中14个表征空间性状的形容词,探究其时间映射特质。研究发现:长/短、大/小、远/近、高、深可表征时间,其余则无法表征时间。具体特质如下:存在“一维>二维>三维”映射维度等级;存在“长短>远近>高深/大小”映射宽幅等级;正向形容词比负向更易表征时间。这种映射特质主要与时空相似性、认知思维及隐喻操作有关。  相似文献   
14.
隐喻现象,近年来被越来越多的语言学家所关注。本文以莱考夫与约翰逊的概念隐喻为理论框架,分析了政治新闻语篇中不同类型的隐喻,并揭示了隐喻在政治语篇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隐喻修辞学最早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时期,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概念隐喻在认知语言学的研究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渗透于人们日常生活,主要体现在人们的语言、思维和行动中。本文主要运用概念隐喻理论,对汉语歌曲中爱情的隐喻进行分析。从而可知概念隐喻不仅仅有助于人们了解到爱情歌曲中的语言特色,而且还有助于人们理解它更是一种人类赖以生存的认知模式。  相似文献   
16.
隐喻是一种活泼的修辞方式,同时也是一种特殊的认知现象。口译是跨文化交际的桥梁,理解隐喻的能力是口译员必须具备的能力。在口译活动过程中,译员必须考虑到源语言和目的语包含的隐喻的文化内涵,准确理解并传达两种语言隐喻的独特文化。本文从隐喻和口译的特点着手,分析了口译过程中隐喻的理解问题及其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17.
民间信仰的复兴是宗教在社会和心理上的再起源问题,它往往表现为人们动用象征隐喻重新塑造传统。甘肃盐神信仰的复兴表明,这种再起源与过去传统所浓缩而成的隐喻及具有多义性的象征化仪式展演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原型范畴化与概念隐喻同为人类认知与思维的工具。范畴化作为ICM(理想化的认知模式)下的副产品,需依赖于四种认知模式:命题模式、意象图式模式、隐喻模式、转喻模式;而构建概念隐喻也须以原型范畴化为前提。从原型范畴理论的角度探讨跨域映射的构成要素,发现意象图式、转喻、范畴边缘模糊性等要素相辅相成,共同作用于单一及多重的隐喻映射构建以及范畴化的思维过程。然而,跨域映射守恒原则的运作机制与概念隐喻理论相悖。  相似文献   
19.
英国文坛新秀阿莉·史密斯是名副其实的实验派小说家,《迷》是其空间实验的一大手笔。该小说的文本空间宛如岔道重生的迷宫,充盈着多面阐释的可能性,体现了匠心独运的空间架构模式。通过体现时间空间化的文本造型、微观空间中的幻化符码以及隐喻空间的多重意蕴,将读者与文本的互动多元化和多层次化,从而产生了《迷》中迷的多重解码艺术。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诞生的四部汉语长诗或说大篇幅的诗歌作品:欧阳江河的《凤凰》、西川的《万寿》、柏桦的《史记》、萧开愚的《内地研究》,多半是诗歌强力"转向"所谓当代中国复杂生活现场的产物,它们显示了这一代诗人写作的一种集体性的转向。它们的横空出世,似乎满足了不少读者和批评家的期待,甚至满足了一些汉学家们寻找当代中国隐喻的需求。可就当代汉语长诗两个方面的困境——精确性和整体性,即技艺层面和观念层面而言,这些作品有诸多不足;从写作立场的角度看,在这些长诗写作中,诗人的非诗学立场没有成功地转换为词语立场,进而却对写作造成了干扰。一首理想的长诗,应该拨开"现实"的云雾,展开一幅令我们沉迷的新的语言"现实",这才是它应追求的大是大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