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099篇
  免费   610篇
  国内免费   223篇
管理学   6590篇
劳动科学   211篇
民族学   256篇
人才学   685篇
人口学   164篇
丛书文集   4606篇
理论方法论   813篇
综合类   11065篇
社会学   1803篇
统计学   1739篇
  2024年   73篇
  2023年   219篇
  2022年   250篇
  2021年   331篇
  2020年   365篇
  2019年   388篇
  2018年   177篇
  2017年   311篇
  2016年   422篇
  2015年   720篇
  2014年   2024篇
  2013年   1603篇
  2012年   1865篇
  2011年   1899篇
  2010年   1702篇
  2009年   1980篇
  2008年   2509篇
  2007年   1763篇
  2006年   1369篇
  2005年   1468篇
  2004年   1161篇
  2003年   1271篇
  2002年   1086篇
  2001年   1014篇
  2000年   825篇
  1999年   364篇
  1998年   224篇
  1997年   141篇
  1996年   128篇
  1995年   82篇
  1994年   55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理念拓展了传统意义上的人民概念和创造历史伟业的依靠对象。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发展生产力,提供丰富的物质财富、精神财富和生态财富。构建劳动力资本化为劳动者股份的制度安排,合理界定劳动收入和资本收入的边界,保障劳动贡献归劳动者所得,资本贡献归资本所有者所得,为人民实现美好生活需要提供制度和收入上的保障。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理念,是对《共产党宣言》的每个人自由发展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22.
23.
民企单位管理中信息不对称的典型表现为单位组织秩序陷入"信息阻隔"模式,整体工作方法处于"闭门造车"状况,管理工作风气陷入"知而不言"情形。民企单位管理中信息不对称,导致单位工作效率日益下降,单位工作投入逐渐不足,单位组织变革进程缓慢。规避民企单位管理中信息不对称的问题,须及时传递信息,建立顺畅的沟通体系;促进员工联系,塑造积极的组织文化;激发员工谏言,制定清晰的单位愿景。  相似文献   
24.
大数据给档案信息服务工作带来机遇和挑战,档案部门应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准确解读大数据概念,深刻认识大数据背景下档案信息服务模式变更的必要性,创新档案信息服务的手段和方式,实现档案信息服务质的飞跃。本文从思想意识、制度建设、服务手段、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大数据背景下档案信息服务模式变革的主要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5.
既然法律或者理财合同没有规定,为什么银行要对其发行的理财产品进行刚性兑付? 已有国内研究以定性分析为主,缺乏规范的模型分析; 已有国外研究或不能完全解释理财产品投资非标资产比例显著低于监管上限,或没有考虑银行理财产品存在事后信息不对称的现实,尚不能完全解释银行理财产品刚性兑付的成因。文章使用成本状态验证方法刻画关于到期收益的信息不对称,使用信息投资方法刻画关于银行努力程度的信息不对称,构建委托投资管理模型分析银行理财产品刚性兑付的形成机理。研究发现,刚性兑付有助于降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成本,从而增加银行收益; 当绕过监管的成本低于一定阈值时,刚性兑付便有利可图,银行因而选择刚性兑付。进一步分析表明,引入关于到期收益信息的不完美信号,有助于缓解激励问题、破解刚性兑付。  相似文献   
26.
27.
28.
29.
在性别研究中,人类发展中的技术并不是性别中立的,而是具有典型的男性特质,女性被安排为技术边缘群体。这种固有的技术与性别的关系认知具有深厚的传统并成为刻板共识。但在新媒体等新技术发展的环境下,一种乐观的看法是弱势人群特别是女性由于技术接近和使用的可能性增加,从而获得了更多的话语权或社会参与权。但现实中女性在技术使用与技术占有方面存在障碍。从人类历史上的技术性别归属、技术的性别分层与性别气质、新媒体与女性赋权以及赛博格的性别重构等方面对技术与性别的关系进行探讨,有利于审慎看待新环境中的“赋权”想象。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