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76篇
  免费   96篇
  国内免费   23篇
管理学   126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35篇
人才学   18篇
人口学   5篇
丛书文集   721篇
理论方法论   116篇
综合类   1345篇
社会学   101篇
统计学   26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93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73篇
  2020年   73篇
  2019年   78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91篇
  2014年   151篇
  2013年   130篇
  2012年   169篇
  2011年   136篇
  2010年   147篇
  2009年   150篇
  2008年   187篇
  2007年   134篇
  2006年   117篇
  2005年   107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77篇
  2002年   62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以“常德米粉”为例考察地域菜名的生成,制约其生成的因素可分为两类:语言外和语言内因素。语言外因素包括人类认知的百科知识结构和语言生成者的主观注意,语言内因素包括语言经济性原则和现代汉语的双音节化趋势。生成的基本机制为转喻,具体可分为三个阶段:元素组合侧显、以定中结构匹配侧显组合、语义生成与扩容。从语言类型学的视角来看,类似“常德米粉”这类产地+受事侧显是地域菜名生成最典型的方式,因此这类侧显具有普遍意义,间接反映出人类思维、知识结构在一定程度上确存共性。  相似文献   
22.
Langacker的循环控制模型只解释了英语it非人称构式的识解情况,没能说明其构式义形成的内在机制。在对it非人称构式义形成机制进行诠释的时候,不仅要注意构式义形成时的顺序扫描,而且还要注意各构式成分之间的层级关系。根据Langacker的自主-依存联结理论,it非人称构式中的谓词作为依存成分首先启动了构式的组配过程,导致了it与述谓成分的结合,继而与补语小句组配,在此过程中主要焦点成分与次要焦点成分的互动决定了述谓成分应为表示义务、评估、认识等评价性词汇;补语小句借助it的桥梁作用成为构式实际的评价对象,故其意义应具有事体性和抽象实体性;it主语承袭了补语小句的意义成为述谓成分的直接评价对象,其意义应具有最小有指性和最大空泛性。主语it在功能上充当构式的场域凸显了述谓的句法地位,加强了述谓判断的普遍可接受性。  相似文献   
23.
在网络成为意识形态话语权、领导权争夺主战场的今天,加强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研究,更好凝聚社会共识,事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顺利培育,也关涉国家安全。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不仅指在网络空间中说话的"权力"和"权利",更侧重"权威"意义,表现为对网络舆论的持续稳定的影响力、支配力和凝聚力。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的生成,需要从话语生产开始,经由传播与扩散、聚焦与整合等过程,实现广大网民对我国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普遍认同和自觉支持,进一步使我国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对网民思想和行为产生引领力和控制力。从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生成的视角出发,深入剖析影响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的节点与因素,有利于促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在网络空间的有效建构。  相似文献   
24.
稼轩词直承老杜是缘于其根柢风骚,豪情中怀有深沉,雄放处孕育悲凉,真正继承了唐代杜甫以来“沉郁顿挫”的情感艺术特质。辛弃疾“平生塞北江南”的人生阅历,词苦心危的精神世界,潜气内转和摧刚为柔的情感表现,在现实层面上深化了辛稼轩词“沉郁顿挫”的底蕴内涵。南归北望,“追忆”“梦回”,遥想青年时代北方沙场壮举,浮现“西北”“神州”“长安”镜像,内心涌动深沉绵长的家国情怀等要素,是稼轩词“沉郁顿挫”的形成基础;缅怀追寻,感慨兴亡,架起其沉郁顿挫的情绪支点,辐射出咏史怀古,今昔对比时的悲凉沉郁情韵。稼轩投闲置散,旷逸闲适中,依然存有避世与愤世的矛盾。在由北到南,仕途起落,历史与现实的维度中,辛弃疾的“接受观”“家国观”“古今观”“仕隐观”共同构成了他“沉郁顿挫”词风生成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25.
“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已深入人心。笔者认为,小学语文课堂应该关注品文悟情、思考等待、现场生成、终身发展,树立进步即生长、生长即卓越的理念。学会尊重、理解、思辨、赏评激励、资源共享,向生长式的语文课堂迈进。  相似文献   
26.
晋西北山曲、陕北信天游、内蒙古原绥远地区的爬山歌 ,体例相同 ,词曲相近 ,共同构成我国北方单独的一个民歌圈 ,其生成与清代民国时期的“走西口”移民运动密切相关。在“走西口”过程中 ,晋西北、陕北人口大批向河套及大青山前后地区移居 ,形成以山西河曲、保德人和陕西府谷、神木、榆林人为核心的“河府移民圈” ,人口同源支持了民歌共性。长盛不衰的雁行式“走西口”生活 ,不断刺激着民歌的创造与发达 ,使三地民歌的交汇共生走向高潮 ,在发展中推动了三地民歌的同质化过程。  相似文献   
27.
工业遗产发端于科技成果的进步与更新,确立于遗存价值的社会抉择与需要,其价值重现则在文明传承接续中得以体认。工业遗产在社会选择和建构基础上,通过提供技术发明、工业发展及科技文化研究典型素材,展示出其本身所蕴含的人类创造技术成就。深刻理解工业遗产的生成基础,探索其价值存在,追寻其深层本质,不断提升人们工业遗产意识,强化有效保护和利用,已成为现实生活中刻不容缓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28.
吴鹏 《职业》2014,(33):139-139
生成性教学能促进师生思维碰撞、互相学习,开启新的教育方式,具有独特的优势。本文就中职数学课堂教育中的生成性教育进行论述与分析。以期让更多的师生受益。  相似文献   
29.
语言是不断演变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不同的文化交流和融合过程中,语言会出现很多的新词汇和表达结构。语言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语言的模因现象,语言模因极大地丰富了语言的词汇和语言内涵。由于促进语言模因的因素较多,所以在语言模因过程中,会出现很多的表现形式,研究语言模因的原因、演变、和表现形式,对语言理解、研究和教育具有一定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30.
卫淑华 《职业》2014,(9):78-79
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即学生以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对新知识进行加工、理解,由此建构起新的知识。本文从"生成性"教学理论的提出,形成的内部条件、外部条件等方面介绍了笔者在口语交际教学实践中的探索与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