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4篇
丛书文集   16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18篇
社会学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21.
"法先王"和"法后王",是儒家学说中两种截然不同的圣人观,这一区别,往往成为划分儒家学说中孟子一派和荀子一派的关键性依据。然而,被人们认为是荀子后学的韩婴,却在其著作《韩诗外传》中,展现出了对孟子圣人观的大量承袭:无论是对"圣"这一概念的推崇;对古代圣人的称颂;还是对成圣标准的判定上,均与孟子的观点如出一辙。这一现象提示我们,对于《韩诗外传》的渊源问题,值得引起我们的重新思考。  相似文献   
22.
张明 《兰州学刊》2010,(8):175-178
《世说新语》刘孝标注计引有2次《韩诗外传》,与今本《韩诗外传》相较,刘注引用之时均多少进行了一定的改动,其改动的理据大致有三。除了改动,刘注所引《韩诗外传》也保存了今本《韩诗外传》所无的一些本来面貌。  相似文献   
23.
史常力 《理论界》2013,(4):144-146
韩诗外传》与《列女传》作为汉代今文诗学韩诗与鲁诗留存下来的代表性叙事作品,其编排方式有散乱与规整之别,叙事则有简单模糊与曲折精确之差,解诗也有停留在原义与深入引申的区别,这些区别则由两部作品不同的性质决定。  相似文献   
24.
以往认为《韩诗外传》引经史、采杂说,不是解《诗》文献。经过仔细梳理分析,认为《外传》是汉初三家解诗文献中一种独特体例。作为一种讲疏体例,在引诗体例,说诗的对象与解说方式的关系,“外传”与“内传”“说”“故”的关系,及解诗的方法和角度等方面的内涵和特点。  相似文献   
25.
汤降不迟,圣敬日跻--谦和的公关品质是成就功业的根基
  语出《诗经·商颂·长发》,意思是商汤下士尊贤,毫不怠慢,其圣明恭谨之德天天进升。韩婴在《韩诗外传·卷三》之“周公诫伯禽”篇以“一沐三渥发,一饭三吐哺”来形容周公的殷切求贤和殷勤待士,从而印证诗经中的这句名言。  相似文献   
26.
韩诗外传》解经,不注重探求诗人的情志及诗之本义,也不注重诗作的表现手法,而特别关注诗所言说于研心者有何启示,其解经重在从《诗经》中寻求一种思想上的体悟与发现,激活研习者联想,富于启示性。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以故事解说诗句,二是对同一节诗,做多角度解说。这种解经方式,具有文学教育意义。  相似文献   
27.
张红珍 《东岳论丛》2005,26(3):95-97
韩诗外传》是西汉初年儒家学者韩婴的著作,作者在书中特别注重忠道与孝道伦理,并对其进行反复的论证和阐明,努力挖掘能为统治者服务的伦理道德。但是,处于忠孝观念发生着迁移变化的历史时期,对于“忠孝不能两全”的矛盾和冲突,他既没有和传统的忠孝观完全一致,也没有一意推广统治者所需要的“忠重于孝”。在韩婴的身上,集中体现出在西汉初年这个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统一尺度蕴涵着的内在矛盾。  相似文献   
28.
29.
韩诗外传》是汉初儒生韩婴编写的经学著作, 但今天见到的《韩诗外传》已非汉时旧貌。结合文献记载与征引情况, 可知在版本流变中, 至少经历过三个较为明确可考的阶段, 即汉代六卷本、隋至宋时十卷本、元代以来十卷本。这三个阶段, 使得《韩诗外传》在卷帙与篇章方面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在对《韩诗外传》进行研究之时, 须将这三阶段的变化考虑在内, 才能获得更加严谨可靠的结论。  相似文献   
30.
正知贤荐贤甘居幕后《韩诗外传》记载有孔子与子贡的一段对话:子贡请教孔子:"在诸侯国的大臣中,哪个最贤明?"孔子说:"齐国的鲍叔牙和郑国的子皮。"子贡说:"齐国的管仲和郑国的子产应该是最有名望的大臣。"孔子笑了,他说:"管仲是鲍叔牙推荐的,子产是子皮推荐的。而没有听说他们推荐过什么人?"子贡听了,心领神会地说:"荐贤贤于贤。"孔子说:"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