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857篇
  免费   2017篇
  国内免费   327篇
管理学   5238篇
劳动科学   194篇
民族学   1068篇
人才学   827篇
人口学   232篇
丛书文集   14984篇
理论方法论   2654篇
综合类   29849篇
社会学   3103篇
统计学   1052篇
  2024年   257篇
  2023年   841篇
  2022年   673篇
  2021年   1062篇
  2020年   1106篇
  2019年   1231篇
  2018年   559篇
  2017年   919篇
  2016年   1153篇
  2015年   1907篇
  2014年   3732篇
  2013年   3138篇
  2012年   3889篇
  2011年   4307篇
  2010年   3940篇
  2009年   4033篇
  2008年   5185篇
  2007年   3826篇
  2006年   2831篇
  2005年   2753篇
  2004年   2396篇
  2003年   2282篇
  2002年   1958篇
  2001年   1732篇
  2000年   1259篇
  1999年   693篇
  1998年   382篇
  1997年   318篇
  1996年   258篇
  1995年   154篇
  1994年   99篇
  1993年   73篇
  1992年   66篇
  1991年   56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32.
33.
34.
青年黑格尔从神学的论域出发批判实证宗教对现实主体精神自由的侵犯。通过对卢梭等启蒙思想家与康德、费希特、谢林等德国古典哲学家思想精髓的批判继承,青年黑格尔构建了带有强烈启蒙色彩的"实证性"批判体系。他认为,"实证性"是神秘主义与宗教神权相互拱卫的精神产物,并藉由宗教、国家等现实形式反过来压制主体的意识自由。在黑格尔的整个思想历程中,对于"实证性"概念的批判构成了其"异化"思想的重要来源,为其精神哲学体系构建了初步的理论雏形,明确了其历史与政治经济学阐释的哲学逻辑。  相似文献   
35.
中国早在西汉时期就有比较成熟的对策机制和对策文,但理论界多年来对其缺乏深入的研究。魏晋南北朝时期,以刘勰《文心雕龙》为代表的成熟期的中国文论,对于对策人的才能、对策内容、对策文撰写的基本要求等已经有了比较系统的探讨,可以说是中国对策理论的早期建构。刘勰认为,对策之人既要通政务又要擅文才,必须是一个精通古今的通才;对策文在内容上要切中时务,提出切实可行的"治道"和"政术";对策文在行文上要以理服人,文辞质朴,不追求华藻丽辞。这些早期的对策理论,对我们今天的对策研究和对策文的撰写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6.
37.
满族说部是满族先民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积淀和孕育出来的古朴而悠久的民间长篇说唱形式,"说部"一词由满语"乌勒本"转译而来,并于20世纪30年代后正式作为口承艺术的定义名词开始使用。对满族说部的研究主要可以归纳为基本概念及理论研究、文本研究、对传承和传承人的研究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38.
卢衍鹏 《东岳论丛》2019,40(11):32-37
马克思"艺术生产论"从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指明了艺术批评的生产属性,这是艺术批评生产属性的逻辑起点。沿着马克思的思路,西方艺术批评生产理论史涵盖了艺术技巧、艺术生产过程、艺术生产方式、艺术生产关系等艺术批评的各个环节。中国艺术批评理论建构要以马克思生产理论为指导,借鉴西方艺术生产经验,解决学科本位问题,把握艺术批评的主体立场和价值取向,创新艺术批评的阐释模式和话语系统,增强艺术批评实践性和生产性,形成开放、独立的艺术批评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39.
总体国家安全观是党中央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提出的最新安全观念。总体国家安全观内涵丰富、涵盖面广,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马克思恩格斯国际关系理论为总体国家安全观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从马克思恩格斯国际关系理论的视角出发,不仅能更好的理解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理论渊源,还能更准确地把握总体国家观的重要意义,为实现我国特色的安全道路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40.
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创造了改天换地的人间奇迹,如何对百年成功之道进行理论上的解码,是一个回溯历史、立足当下和展望未来所提出的重大理论和现实命题。何以制胜是一个始终考问中国共产党各个历史时期的重大问题,也是一个国外观察者与研究者不断作出尝试性解码的核心议题。只不过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时代语境下,何以制胜问题具有不同的提问方式与解答路径。从整体上科学回答何以制胜的问题,首先需要拓展研究视野,从多元宽广维度出发,综合衡量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重大历史性意义。立足于对多维历史意义的科学评估基础上,方能正确厘清中国共产党百年成功之道的内在理论密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