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15篇
综合类   62篇
社会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地域文化与文学传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和影响着作家的创作。在齐鲁文化的映照下,张炜小说即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齐鲁大地的自然地理风貌使张炜小说为大自然而歌,儒道互补的齐鲁文化传统影响着张炜小说的内容和内涵,齐鲁民间文化资源为张炜小说注入了活力和美感。  相似文献   
32.
张炜的新作《独药师》在宏大的历史背景下,从个人的视角出发,向读者展示了百年前"半岛"世界的风云变幻,侧面呈示了不同人在"革命"与"养生"之间的选择所透露出的看似悖离实则殊途同归的命运。同时指出,作者在沿袭以往叙事风格和创作宗旨的基础上,对人物性格结构特征及其发展脉络的建构方式新变,以及对不同人物身上所负载的中西文化价值观的态度,体现出作者在中西文化精神立场上的包容心态。  相似文献   
33.
《东岳论丛》2016,(4):121-126
作为《古船》中的主要人物形象,隋抱朴的命题在当下依然有重新阐释的空间。作为一个独特的经受过多重苦难的思考者和追问者,以赎罪者与救赎者的形象来宽容苦难、救赎自我,使自我具有了内在的形而上特质。这个形象对"罪"与"病"、感情压抑与灵魂突围的展示,依然闪烁着某种深厚的人文精神与人道主义色彩,拷问着今天的我们。  相似文献   
34.
张炜的文学世界里,充满许多蕴含哲理和抒情色彩的意象。其中,植物意象独具特色,以时间维度上的生长状态,展现了生命存在的永恒价值,极为自然丰富地诠释了他的文学态度。本文主要从张炜小说中植物意象的生成因素、特性呈现、精神蕴涵三个方面进行研究,更深层次地挖掘其中所蕴含的诗意田园、人文精神和本源哲学价值观念,还原"一个原来"、"一个真实"[1]。  相似文献   
35.
未定稿     
《领导文萃》2011,(7):137-138
目前的中国文学难见经典之作 我国作家张炜尖锐指出,当代文学无论从语言还是结构上,在“精美质地”这个意义上都大大退步了,许多时候倒像是刻意地粗糙和漫不经心。张炜在谈到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印象时说:随便打开一部流行文学读物,  相似文献   
36.
张炜小说《海客谈瀛洲》中运用最为广泛的是二元对立的人物塑造方法。小说中人物大体可分为两个壁垒分明的阵营:一个是代表邪恶、伪善的位高权重者和伪学者阵营,一个是代表正义和理想精神的知识分子阵营。小说中出现的诸多人物皆善恶美丑一目了然,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作家的道德批判精神与对人类生存状态的高度的人道关怀。  相似文献   
37.
山东作家张炜是一个大地的歌者,他的小说创作有着鲜明的民间立场,蕴含着多样化的民间审美形态,呈现出别具特色的民间文化品格。然而,张炜的民间立场并不彻底,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写作者,无法摆脱知识分子情结,知识分子叙事方式令其与真正的民间立场存在不可跨越的鸿沟。由于社会形势的变化,作者企图重建理想道德主义和进行精神启蒙的时候,难免流于空喊,唤不起人们的同情和响应,劳而无功。  相似文献   
38.
文章围绕以下两个问题对张炜的<古船>以及<古船>之前的一些小说创作展开论述:一是张炜小说中的"民间道德"是如何被"现代主体"所发现并成为小说创作资源的;二是"民间道德"在文学性的意义上为张炜小说的叙事提供了何种支持.  相似文献   
39.
苦难及其救赎:张炜创作中的文化主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苦难与救赎是文学表现的基本主题之一。张炜的几部重要长篇小说都贯穿了这一主题,表达了他对人之生存苦难和大地苦难的持续关注和思考。对于这种苦难,张炜所昭示出的最根本的救赎之途就是:彻底改变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斗争和征服的态度,回归自然,固守农业文明的田园牧歌式的生活理想,实现人在大地上的诗意栖居。但是农业文明的田园牧歌式的生活理想无法拯救从农业文明转变到工业文明的过程中必然出现的人之生存苦难和大地的苦难,所以这一救赎策略是失败的。这种苦难的救赎,只能寄希望于后工业社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40.
《能不忆蜀葵》尽管是张炜近几年下力最重的一部小说,但在当下的文化潮流中显得不合时宜。因为它遭遇到的是“市井俗人喜看理治之书者甚少,爱看适趣闲文者特多”(曹雪芹)的时代,在这种浮泛的精神软红尘里,一种禀赋着思想质料的小说往往显得执著而寂寞,透着一种苍凉的英雄气。不合时宜的思想独白在这个现代以后的精神氛围里(消费主义、视像快餐、身体写作、技术意识形态等等)是需要十足勇气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