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15篇
综合类   62篇
社会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61.
诗和小说在叙述上是相通的。“二张”和阿来以诗人的气质进行小说创作,让诗和小说达到了灵与肉的真正统一。他们对民间文化的熟稔加强了这种融合,其小说的诗意叙事使小说拥有了一种精神,换言之,诗人的梦想在小说中得以实现。3位作家通过不同的意象进行艺术构思,让小说的叙事空间在诗意氛围里得以拓展。  相似文献   
62.
张炜创作了很多以大地和自然作为叙事对象的小说,其中《蘑菇七种》、《我的田园》和《九月寓言》是有代表性的作品。从中反映出张炜意欲复活自然,重建人与自然的诗性关系,在自然性和人性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的思想追求。在工具理性甚嚣尘上的时代,张炜“融入野地”的写作,是对现代性直线发展思维的一种反拨,和对机械人本主义的纠偏,其内在精神遥续着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家天人合一的血脉和儒家过犹不及的中庸之道。  相似文献   
63.
以土和水为切入点从四个方面分析了张炜的审美追求:张炜是大自然的崇拜者和歌唱者;以芦青河为情感的慰藉来实现永恒;以葡萄园抗争现实,归依心灵;人与自然合一,实现审美超越。  相似文献   
64.
张炜近年连续创作的长篇小说<外省书>和<能不忆蜀葵>,引起的争论非常激烈,包括在我们的讨论班上也引起了很大的争议,但我想,这样的争议将有助于我们对张炜作品中一系列生活与艺术问题的深入理解.  相似文献   
65.
张炜一直是当代文学创作中一位独特的作家 ,他近些年创作的长篇小说《外省书》和《能不忆蜀葵》 ,在评论界引起的争论非常激烈。争议者都感受到张炜面对多变的现实世界时 ,其表意系统的变化 ,以及叙事中思想理念的表达与小说文体的不和谐。但也都同意他在艰难而真诚地进行着个人精神的掘进与探索。本刊本期推出由复旦大学陈思和教授主持的一组讨论 ,参加者是复旦大学中文系的一群博士研究生。相信这组讨论将有助于我们对张炜作品中一系列生活与艺术问题的深入理解  相似文献   
66.
在对<乌鸦>、<能不忆蜀葵>、<泥鳅>和<沧浪之水>等几部长篇小说的点击阅读中,可以见出,在新世纪开初,作家们从不同角度展现了消费时代中欲望与精神的彼消此长,从而丰富了文学对于当下中国人生存景观和人性世界的表达.  相似文献   
67.
俄狄浦斯情结是作家张炜对精神家园苦苦寻找的一种寄托方式,在张炜的作品中,大都存在着对"家园"的守护和寻找,主人公作为知识分子在精神上要保持独立,不受侵犯,还要在现实生存中进行挣扎.张炜的作品中大量出现俄狄浦斯情结不是偶然的,而是对人类进行道德关怀的结果.  相似文献   
68.
《外省书》问世以来,批评界对其褒贬不一,正确阐释这部长篇小说,关涉到对张炜的整体评价,关涉到我们如何理解他的新作《能不忆蜀葵》。文章认为,《外省书》是站在人文主义的立场,从东西方文化冲突的角度,对婚姻家庭观念、民族语言的变迁、生活方式的变化等当代问题,进行了严肃的思考,《能不记蜀葵》正是这一思路的延续和深化。  相似文献   
69.
在理智与情感、历史与现实、传统与现实之间难以厘清界限的张炜 ,其创作心态陷入二难抉择的困境之中。文章从作家的自我意识、精神结构分析其创作心态的矛盾之处 ,并指出作家内在精神冲突给创作带来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