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丛书文集   51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7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9篇
  198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流通,即商品和货币的流转,伴随着艺术商品化的历史进程,对艺术发挥着几乎是日甚一日的作用。时至今日,离开了流通,艺术家和公众之间的沟通简直难于上青天;反过来,艺术对流通所起的反作用也日益显著,离开了艺术(体现在广告、商品包装等方面),商品的推销、资金的周转可以说是步履维艰。那么,艺术和流通究竟在哪些方面满足对方的需要  相似文献   
32.
创作态度是艺术家对艺术的价值与反价值的反映。对这一定义,有必要作三点说明: 首先,所谓艺术家,指的是创作主体。创作态度所涉及的内容是艺术家如何对待艺术创作,具体说来有六方面,即如何将现实要求转化为艺术倾向、将物质资料加工为艺术载体、将知识经验转变为艺术题材、将日常感情升华为艺术体验,将人格特征物化为艺术风格,将理想目标展现为艺境界。其次,“反映”指的是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留下痕迹的过程。艺术的价值与反价值是客观的,而对它的反映则具有主观性。人所具有的心理反映形式包括认识成分、情感成分  相似文献   
33.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我国文化产业的行动指南,对繁荣我国科幻电影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精辟地阐述了文化传承、文化创新、文化自信的重要性,提出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的任务。我们要全面认识文化传承、文化创新、文化自信与科幻电影产业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根据文化传承、文化创新、文化自信的要求发展科幻电影产业,彰显中国科幻电影“天道乃科技之本,民情为幻想之源,自强是艺术之魂”的特色。  相似文献   
34.
网络文学之我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互联网的蛛网覆盖和触角延伸把一种崭新的文学样式———网络文学带进了文坛 ,不仅打破了纸介印刷文学独占文坛的格局 ,也昭示着文学进入数字化时代以后自身形态与特质的变化。正如一切新生的事物一样 ,网络文学的稚嫩、粗疏和不成熟 ,使它的价值自足性和历史合理性都处于悬置状态 ;同时又由于其作品数量和读者群的迅速膨胀 ,以及辐射面和影响力的日渐扩大 ,使我们无法小觑网络文学的存在。这组笔谈文章 ,各自从不同的角度切入网络文学的动势与反思。欧阳友权的《网络文学的媒体突围与表征悖论》是对“读屏乌托邦”现状的警示和剖析 ,认为网络文学仅有媒体嬗变尚不能建构其历史确证和文学信任 ,还必须在化解表征悖论的过程中开辟更有价值的审美生存 ;黄鸣奋的《网络文学之我见》阐释的是栖身网页的网络文学贵在鲜活、追求互动的网络根基特质 ;陈定家的《火焰战争与文化垃圾》对网络文学的存在方式及存在的问题作了认真的学理反思 ;钟友循的《网络写作的生机与困境》以辩证的眼光考察了文学面对网络时代的挑战与机遇、生机与困境问题 ;而聂庆璞的《网络文学 :未来文学的主流形态》则基于时代媒体变迁和网络的后现代文化特点 ,明确提出网络文学将成为未来文学的主流。这些现状描述和理性思考有助于引导人  相似文献   
35.
艺术与礼仪     
孔子说:“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可见,“德”与“礼”的关系相当密切,二者均服务于人类行为的社会控制。从今天的观点看,道德是信念性的社会规范,侧重于行为的内部控制;礼仪是形式化的社会规范,侧重于行为的外部控制。礼仪的控制功能有赖于艺术的配合,古人以礼乐并提就体现了这一点。依古人的看法“乐也者,和之不可变者也;  相似文献   
36.
电子人不仅是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一种观念,而且已经是现实存在。电子人艺术是当代信息科技与艺术想象彼此结合的产物。它模仿电子人的造型,通过特殊装置增强身体的功能,甚至试图与机器融而为一。它引导人们对机器、技术、身体等问题进行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37.
网络间性:蕴含创新契机的学术范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间性、主体间性、文本间性三者的关系,其实就是社会关系、艺术关系和媒体关系。提出网络间性有助于增强艺术创新,有助于对媒体互渗现象的理解。  相似文献   
38.
或许由于儒家“比德”说的影响,古人很早就对亭亭玉立、傲霜斗雪的修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诗文且不论,单就绘画而言,唐代已出现了墨竹,吴道子、王维、萧悦等都有这类作品;五代时,黄筌、李夫人(郭崇韬妻)、程凝、李波等,均擅长此道。但墨竹成为独立画科而风靡于士大夫之间,却是北宋中叶的事。墨竹的流行,是当时文艺革新运动在绘画界的表现,是土大夫阶层寻求陶写性灵意气的新艺术样式的结果。它继承并发展了  相似文献   
39.
20世纪中国古代散文在英语世界之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汉朝至清代散文,20世纪传入以英语为交际手段的文化圈。英语世界的学者除了译注外,还把中国古代散文当作历史文献进行研究,并对其中某些作品的艺术性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40.
笔者拟从宏观的角度考察人类艺术才能,思维方式和知识体系的历史演进。在考察过程中,只就人类发展的大趋势立论(撇开了人们共同体之间的文化差异),力图探寻具有一般性的规律。 一、艺术才能 能力是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而且直接影响活动效率的个性心理特征,艺术才能就是为艺术活动所必需,关系到创作实绩的各种能力的结合。艺术才能包括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 人类最主要的一般能力包括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三种。 首先是观察能力。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地认识某种对象的知觉过程;观察能力则是通过分析与综合发现事物典型特点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