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3篇
民族学   3篇
丛书文集   32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181篇
社会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51.
为人类进步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是始终贯穿于中国共产党百年成长历程的使命追求。中国共产党在履行国际责任的百年时光里,以无产阶级国际主义为理论根基,并依据国家身份以及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变化,使其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融合,结合世情、国情逐渐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主义新主张。通过艰辛探索,中国共产党履行国际责任的范式完成了从“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到“不遗余力、倾囊相助”“韬光养晦、有所作为”再到“命运与共、团结合作”的转换,清晰展现出政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等不同时期履行国际责任的历史流变历程。对此进行百年回望,能够为党在新形势下通过履行国际责任为人类进步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提供重要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52.
Abstract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parallels between the narrative tropes of Moby-Dick and the conduct of the Mexican War of 1846–48. Drawing on the theories of Austin and Butler, the article develops an account of the performative speech acts deployed by President James K. Polk in order to secure Congressional support for the war, and the rhetorical power exercised by Ahab on the Pequod. It also examines in detail Melville’s use of the Biblical figures of King Ahab and Belshazzar, showing how the novel turns the Biblical-republican typology used in the American Revolution against the British to indict America’s own practice of imperialism. The article concludes by reflecting on both the vision of perpetual war which Melville presents as the consequence of Polk’s assumption of imperial power, and the parallels between Polk’s prosecution of the war with Mexico and the US invasion of Iraq.  相似文献   
53.
"天命观"是中国古老的哲学范畴,也是中国历代帝王论证其政治统治合法性的重要理论根据.成吉思汗和努尔哈赤作为中国历史上曾入主中原并统一中国的少数民族--蒙古族和满族的杰出领袖,他们的"天命观"不仅是其开基创业时的重要理论依据,而且对其后所建立的元朝和清朝的政治统治思想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通过对他们"天命观"思想的分析,我们似乎可以找到蒙古族最终何以被驱回大漠,而满族何以最终与华夏民族融为一体的深层思想渊源.  相似文献   
54.
《尚书》记录了三代时期的一些王事,初步具有运用历史的意识。在"勤用明德"和"不敬厥德"两类正反不同类型的王事中,我们不仅能看到天命视王"德"之有无而更替王权的力量,而且透过这种"以德配天"模式,看到其中人的因素的增长。这种增长是通过"保民"而体现出来的,最终以"人心"为天或天命中的核心因素,表明了《尚书》的一种普遍主义情怀。此观念既体现了我国先民最初的"天人合一"思想,又蕴含有一种于变易中追求永恒的辩证历史观念。  相似文献   
55.
池莉作为新写实小说的代表性作家,2011年发表了新作《她的城》,这部小说以女性特有的体验和敏锐的眼光,对蜜姐这个女性个体生命生存的状态进行了真实的书写。婚姻的不幸并没有打倒这个自尊、自爱、自立、自强的女人,默契的亲情,温暖的友情,她从烦恼不断的人生中做出务实的选择,选择了乐观的生活,表现出她适应环境而“不屈不挠的活”的生存能力。  相似文献   
56.
文章从郭沫若深受中国古代"士"的"以天下为己任"传统使命的影响,导致缺乏实际生活能力以及他与安娜的恋爱、同居,忽视了经济条件这一爱情殿堂的基石两方面来探讨造成郭沫若在"五四"时期生存困顿的原因.  相似文献   
57.
王充以道家的自然无为立论宗旨 ,以“天”为天道观的最高范畴 ,以“气”为核心范畴 ,由元气、精气、和气等自然气化构成了庞大的宇宙生成模式 ,与天人感应论形成对立之势。其在主张生死自然、力倡薄葬 ,以及反叛神化儒学等方面彰显了道家的特质。他以事实验证言论 ,弥补了道家空说无着的缺陷。因此 ,王充是汉代道家思想的重要传承者。  相似文献   
58.
消解中国悲剧精神的不是真正的大团圆现象,而是文艺的命定神话。这种命定神话是虚假意识形态的产物。  相似文献   
59.
随着20世纪30年代思想的转折,海德格尔对“命运”、“天命”进行了深入探讨,由此获得的规定则显现并发展在他关于艺术、科技、语言及人的论述中:他的艺术之思表明艺术乃是天命得以展示之所;他的科技之思表明科技乃解蔽的天命;他的语言之思表明语言能为人带来天命的消息;他对人的思考表明人乃是澄明的天命。  相似文献   
60.
人类命运与全球伦理的对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代课题与伦理道德有密切关系。关涉人类命运的诸多问题,需要在全球伦理的对话和指导下去解决。建立全球伦理,是古老而常新的价值追求,至今虽具有一定的难度和理想性,但其必要性和可能性也与日俱增。尤其是在经济技术层面和文化及信仰层面参与全球伦理对话很有必要。全球伦理价值观和行为规则的形成,有助于消解和平与发展及“文明冲突”所带来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