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344篇
  免费   1038篇
  国内免费   168篇
管理学   2029篇
劳动科学   65篇
民族学   1374篇
人才学   479篇
人口学   60篇
丛书文集   8886篇
理论方法论   1697篇
综合类   16520篇
社会学   2200篇
统计学   240篇
  2024年   112篇
  2023年   466篇
  2022年   310篇
  2021年   575篇
  2020年   721篇
  2019年   665篇
  2018年   315篇
  2017年   628篇
  2016年   773篇
  2015年   1229篇
  2014年   2207篇
  2013年   1805篇
  2012年   2207篇
  2011年   2421篇
  2010年   2195篇
  2009年   2251篇
  2008年   2773篇
  2007年   2137篇
  2006年   1828篇
  2005年   1686篇
  2004年   1361篇
  2003年   1219篇
  2002年   1043篇
  2001年   909篇
  2000年   710篇
  1999年   329篇
  1998年   203篇
  1997年   139篇
  1996年   102篇
  1995年   76篇
  1994年   48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7篇
  198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美国德克萨斯州历来重视教育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建设,建立了一系列教育工作者违规行为问责机制,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师德问责体系。美国德克萨斯州的师德问责体系具有独特的结构与特征。颁布《教育工作者伦理规范》,使问责有法可依;设立专门机构,使问责主体明确;细化教师违规行为,使问责有据可凭;强调证据证词,使问责合理科学;重视结果多样,使问责责罚分明。这些对于促进我国师德问责的规范化、制度化发展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2.
习近平关于发展中医药的系列论述与其传统文化观有着密切的关联,后者是理论基础,前者是对后者在发展中医药问题上的具体运用。二者的关联体现在历史定位、当代价值、实践路径和文明互鉴等四个方面。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医药,习近平客观地肯定其历史地位和价值,理性地分析其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以“两创”思想和“文明互鉴”观念作为其当代传承和发展的精神指引。对二者思想关联的揭示,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习近平关于中医药论述的思想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3.
54.
55.
56.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积淀于五千年历史之中,流淌在炎黄子孙的每一寸血脉里,是千千万万中华儿女勤劳智慧的结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培养大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行为习惯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必须大力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引领和规范作用,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潜移默化地融入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当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学生自觉自信不够、西方文化的冲击以及学校资源供给不足等问题,我们应直面风险挑战,注重思想建设,规避对传统文化的盲目夸大和妄自菲薄,促进优秀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够积极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57.
王清亮 《职业》2020,(8):24-25
本论着重阐述中职教育与传统文化有机融合的意义、面临的问题及原因,并针对这些问题分别从学校、教师和学生等层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8.
乍一听“鱼茶”这个名字,相信很多人会和我一样,立马想到红茶、绿茶之类的茶叶。其实,“鱼茶”根本不是茶。它和我们平时喝的各种茶没有任何关系,而是黎族一道传统美食,简言之,就是一种用米饭腌制的淡水鱼。  相似文献   
59.
60.
近代中国"新史学"是一种相对于传统史学有显著不同的史学形态。自1902年梁启超先生开创"新史学"来,中国近代史学在"科学化"的风气下对传统史学进行全面的批判与继承,在包括对历史的观点、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态度等方面均发生重大变化,直接催生了我国史学的蜕变,也取得非常瞩目的成绩,对中国当代唯物主义史学观念具有重要的影响力。探讨近代中国新史学与传统史学差异性研究,考察史学科学化,对于研究中国当代史观的发展趋势以及中国史学健康发展均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