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2篇
管理学   2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16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33篇
社会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47 毫秒
51.
武曌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性帝王,她建立的武周政权面临着双重的正统性危机:一是以周代唐之王朝正统性,二是女身称帝的政治正当性。武曌及其政治集团通过挖掘、引进佛教弥勒信仰中所特有的净光天女"以女身当王国土"的相关记载,为武曌以女身称帝进行了有力的辩护。借助大乘佛教中弥勒信仰和不空罥索观音信仰中的相关思想资源,武曌政治集团成功地为大周政权建立了政治正统性。  相似文献   
52.
由于历史上的渊源,弥勒信仰在梵净山有着特殊的意义。正是出于继承这一历史遗产等等考量,多年来,梵净山致力于重建弥勒信仰,这是非常值得肯定和大力推进的。本文从弥勒信仰与唯识学两方面论证了梵净山弥勒信仰重建的历史依据和现实需求。  相似文献   
53.
民族古籍文献是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载体,亦是中华民族的重要文化遗产和宝贵财富。伴随着佛教的传播与流布,西域出现了诸多极具文学艺术价值的佛典,回鹘文《弥勒会见记》即为典型代表。 《弥勒会见记》是一部融宗教色彩和文学创作于一体的翻译作品,它不但开启了回鹘民族戏剧文学创作的先河,而且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戏剧文学作品。  相似文献   
54.
我国西晋时弥勒信仰就已开始流行。在敦煌石窟中,根据弥勒上生、下生经绘制的弥勒经变画,自隋代开始一直延续到西夏。同隋窟的上生经变、初盛唐以后上下同壁绘制的大幅经变相比,西夏的弥勒经变无论在内容的繁简上,还是在艺术风格的多样上,都有了新的变化、发展和创造。特别是文殊山万佛洞绘制的弥勒上生经变,敦煌学专家认为,其界画成就可以与《清明上河图》相媲美。追根溯源,西夏出现弥勒经变画的原因,除了绘画体裁和内容的传统延续外,也与统治阶级对弥勒信仰的大力提倡和宣传密不可分,但更为重要的是,西夏建国前后,长期执行的战争政策给社会、经济带来极大的破坏,人民的衣食温饱、婚丧嫁娶、生老病死得不到基本保障,因而对弥勒经所描绘的兜率天宫与弥勒净土的种种幸福美好的生活,产生了无限的向往和憧憬。  相似文献   
55.
新宇 《今日辽宁》2012,(3):87-88
鞍山市千山弥勒艺术馆是一家由私人创办的佛教文化艺术馆,位于千山风景区秀美空灵的自然环境中。鞍山市千山弥勒艺术馆为开放式、公益性艺术馆,占地面积15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艺术馆设5个展厅,陈列着从各地收集来的各种珍贵雕像、图片资料,  相似文献   
56.
我是很喜欢游览庙宇的,还特别偏好欣赏弥勒佛像。这像很别致,衣寇不整,袒腹露胸,一扫其他诸佛像的庄严、肃穆、凛然不可侵犯的神态。他开口常笑,给人一种幽默、诙谐的味道。弥勒佛又称"皆大欢喜",他那一脸玩世不恭的滑稽相,是真心诚意地对香客笑脸相迎呢,还是哂笑那班善男信女求神拜佛的虔诚?更饶有兴趣的是弥勒佛龛前的几副楹联,寓意颇深,耐人回味。  相似文献   
57.
在北朝碑刻所载女性刻造佛像的记录中,弥勒与观音造像所占比重较大,造佛像成为她们寄哀思、营福业、修功德、发弘愿的主要方式,寄托信仰者对来世的祈愿和对现世的期盼.  相似文献   
58.
乐山大佛     
我的爸爸收藏了一本邮票,我经常拿出来看一看。其中有一枚乐山大佛我最喜欢。爸爸告诉我,乐山大佛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凌去山,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佛像,大佛依山临崖而凿成的弥勒佛坐像,形体巨大,头与山齐,脚背可围坐几百人,造型端庄,气魄雄伟,看上去“山是一座佛,佛是一座山。”  相似文献   
59.
佛教发展与西游故事之流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至唐 50 0余年间 ,以西域僧携经东传为主流 ,自玄奘始 ,形成了唐代“西行求法之运动”。《高僧传》对早期中国僧西行求法的叙写影响了《慈恩传》的叙写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西游故事的发展走向。六朝至唐佛教信仰的变迁 ,决定了西游故事中弥勒的信仰和消隐、毗沙门天作为主要护法神的短暂出现以及最终以观音独擅其场。唐五代寺院俗讲等形式使西游故事出现神魔化倾向 ,宋、元、明佛教民俗化给西游故事的发展带来了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