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97篇
  免费   394篇
  国内免费   63篇
管理学   228篇
劳动科学   5篇
民族学   141篇
人才学   72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2681篇
理论方法论   368篇
综合类   5167篇
社会学   384篇
统计学   5篇
  2024年   68篇
  2023年   216篇
  2022年   147篇
  2021年   213篇
  2020年   219篇
  2019年   293篇
  2018年   112篇
  2017年   176篇
  2016年   193篇
  2015年   362篇
  2014年   548篇
  2013年   481篇
  2012年   564篇
  2011年   599篇
  2010年   651篇
  2009年   604篇
  2008年   669篇
  2007年   580篇
  2006年   471篇
  2005年   399篇
  2004年   368篇
  2003年   290篇
  2002年   257篇
  2001年   216篇
  2000年   157篇
  1999年   73篇
  1998年   53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伊迪丝·华顿的鬼故事系列短篇小说具有"双声话语"的性质,即采用鬼故事这一为男权社会所接受的文学体裁表达华顿的女性主义思想。这一性质通过以"鬼"为主的意象群、缺席、不可靠的叙事者等书写策略得以体现。采用这些书写策略,华顿反映了女性表达自我和反抗压迫的心声,讽刺和抨击了丑恶、残酷的男权体制和文化。  相似文献   
62.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是中国共产党政治话语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萌芽和20世纪90年代的孕育,中国共产党在2005年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正式提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话语。随着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观念和理论的变迁,"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话语的内涵也日趋丰富和完善,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后成熟定型。不同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大众传媒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政治话语转化成大众喜闻乐见的生活话语,从而塑造大众的中华民族观念,有利于维系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话语的构建遵循话语生产以问题为导向的实践逻辑、话语传播从学术到政治再到大众的延展逻辑、话语内涵从单一到复合的发展逻辑。  相似文献   
63.
基于话语—历史分析法,选取特朗普有关能源事态及政策的8篇演讲,自建包含36 627个词语的语料库,分析特朗普有关能源话语的话语策略,从话语视角揭示特朗普政府能源政策改革的原因和影响,探寻能源话语在美国国内政治博弈中的作用。特朗普能源话语是以提高“能源生产”为手段,以实现“能源主导”为目标,借助论辩策略、述谓策略、强化和弱化策略,强调能源产业对美国经济和就业的提振作用,否定民主党及自由派强调的“气候变化”等相关议题的合理性,规避民众对环境问题的质疑,以能源话语强化其“美国优先”政策,提升支持率。  相似文献   
64.
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是话语体系的一种,与一般话语体系既有相同意蕴,也有自己的独特内涵。要正确揭示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的独特内涵,既要从现有研究成果中寻找共识,也要从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生成过程中总结其特性。由此认为,所谓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是指话语主体把能体现党和国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素质要求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的语词,按照一定的话语方式建构起来的、以教材文本为载体的有机整体。  相似文献   
65.
"十七年"时期童话的任务是对年轻一代进行共产主义教育,由此形成教育本位的童话观。文章梳理了这一时期的儿童文艺政策,概括了童话理论,归纳了童话的主题模式,发现存在"政治-童话理论-童话创作"这一封闭式结构,导致了这一时期的童话主题存在模式化的现象。1950年代的童话寓教于乐,将教育性和趣味性结合得很好,而1960年代的童话流于说教,政治意味浓烈。通过探讨主题与政治话语的关系,希望能对"十七年"童话进行一次深入性、整体性的研究,展现这一时期童话的独特风貌,挖掘"十七年"时期文学书写的内在复杂性。  相似文献   
66.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人们发现单纯从语言角度已经不能对话语展开深入全面的分析和研究。话语标记语作为一种语言模态已不仅仅以文本模式出现,而是和图像、声音、动作、颜色等多种模态同时出现,共同完成语篇衔接的构建。本研究以《奥普拉秀》和《鲁豫有约》为研究对象,自建两个节目的文本和图片语料库,从多模态话语分析视角对比研究英、汉两种语言使用话语标记语的情况。研究发现英、汉话语标记语在话轮、接触及手势的运用上差异不大,在社会距离及视点的选取上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67.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形式很多,而语言无疑是最常见也是最直接有效的交流形式。任何一种语言的交流都会包含基本话语和元话语。元话语这一语言现象在近年来也引起了越来越多的研究者的关注,并且已经成为语篇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重点介绍了元话语的起源、定义、功能和分类,并对今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8.
薛勤 《求是学刊》2015,(1):123-129
20世纪初的东北文学叙事话语的现代性,体现在对近现代国家的体认、对现代社会的认知,以及对现代文学的趋赴。在文学中体现出的国家观念,仍旧徘徊于旧的封贡体系中,近现代民族国家意识缺位,滞后于国际政治体系的变化。这使得其时的东北叙事文学中出现了两类独具时代特色的内容,一是外国政史小说的书写,一是"外国"世情小说创作。在其时的文学镜像中,城市文明呈现的是一种失衡、倾斜的形象,在从旧文化向新文化攀升的艰难行程中,来自旧时代的写手似乎更多地关注和记录了它转型中丑陋的足迹。在文学性方面,则表现出对现代文学的趋赴,内容上从教谕文学、游戏文学转向对人生的写实,篇章结构从说话体、笔记体的框制中挣脱出来,书写日常生活、人物和风景,逐步建设以呈现人生为追求的现代文学。  相似文献   
69.
刘运好 《浙江学刊》2015,(2):103-112
魏晋以降,随着文学的自觉,经学与文学分野。然而,文章渊源于五经,仍然是时代普遍的文学观念。因此,经学诗性思维的审美特质也影响了魏晋诗学理论及其诗歌创作的话语方式。依经取义的内容表达,讽颂美刺的功能表达,引类譬喻的艺术表达,是魏晋诗学最基本的话语方式。这种话语方式,直接渊源于《诗》学,然又汲取了《易》学的"象意"说,融合了汉代《楚辞》学。这说明魏晋的思想解放与文学自觉都是相对的,而接受传统、整合提升则是主流。过去的思想史、文学史似乎都把魏晋的思想解放、文学自觉强调过了头,反而部分地遮蔽了历史真实。  相似文献   
70.
作为话语文本的新闻报道一直以来吸引着语言学家进行研究。文章以近年来中美涉疆新闻为研究对象,从话语研究与新闻传媒学的视角入手,从宏观层面的体裁、话语主题、多模态话语和微观层面的评价手段、引语共同探讨新疆形象构建的新闻话语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