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4篇
民族学   3篇
丛书文集   26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38篇
社会学   3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61.
在文人的眼中,"维摩诘"充满了魅力。每一位知识分子,都有他们所各自理解的维摩诘。"居士佛教"概念的形成,与"维摩诘"的居士形象渊源非浅。唐代文人所用的《维摩诘经》意象,可由《全唐诗》收录的作品窥见,计有"维摩默然"、"香积佛饭"、"宴坐"、"有女月上"等十余种;其中的维摩诘形象可归纳为"心悟无生,传无尽灯"、"外服儒风,内宗梵行"、"现身有疾,当可患厌"、"身闲爱静,逍遥庄生"和"酒肆淫舍,不离道场"五类。  相似文献   
62.
中国古代的居士绘画与所谓“正统”的宫廷绘画的殊路异途,在中国绘画史上具有特殊的意义。居士艺术思潮兴起于宋,兴盛于元明,延及清末。居士艺术家不仅画所见,而且画所想,画所知,力图表达“画外意”。究其精神诉求,大多数居士艺术家表达的也是一种思想意识形态层面上的隐退与政治回避。  相似文献   
63.
唐寅(1470—1523),字伯虎、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苏州吴县(今属江苏苏州)人。据传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时出生于商贾之家,故名唐寅。唐寅玩世不恭而又才气横溢,诗文书画兼善,与祝允明、文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才子"。在中国美术史上,唐寅与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唐寅的书名虽不及画名,但天分极高,在明代书法史上有一席之地,深受元明帖学影响。从存世作品看,唐寅曾  相似文献   
64.
从民俗佛教和口头传播的角度看,东晋佛教民众化运动过程中佛教徒面向世俗的讲经和唱导活动直接促使了中古释氏辅教之书的兴起,释氏辅教乏书在创作主体上有一个由佛教高僧到在家居士再到普通民众的扩大过程.  相似文献   
65.
僧伽和尚是初唐一位传奇式的佛教人物,因其生前在泗州一带传法,被后世尊奉为“泗州大圣”。自唐宋以来,关于僧伽的传奇故事和神异事迹在民间广为流传,在一大批佛教居士的推动下,历经唐、宋、明、清,更形成了全国性的僧伽信仰。僧伽信仰作为一种宗教现象,是佛教与中国居士阶层特别是唐宋的居士活动融合的产物,唐宋的居士佛教造就了僧伽信仰。  相似文献   
66.
东晋士人的人生态度和行为方式体现了“身名俱泰”,“仕隐兼修”的价值趋向,而《维摩诘经》 中倡导在现实世界寻找佛国净土,鼓励在家居士的思想,正是迎合了东晋士族文人的这一普遍心态。无 论是张湛的“至虚”学说,还是《世说新语》中东晋士人的双重人生态度,都可以视为维摩在家居士思想的 诠释。  相似文献   
67.
南宋诗人尤袤,号梁溪居士,又曾号遂初,而非"遂初居士".通过对尤袤诗文内容的分析,本文认为尤袤很早即有隐逸之意,与其同时的杨万里、陆游的诗歌也从侧面映证了这点;本文经过细致考辨,最后得出结论,认为尤袤至迟在淳熙十五年十二月已号为遂初,时年62岁.  相似文献   
68.
南齐沈居士《论语》注现存七条,是学术界的研究空白。以此七条为研究对象,可以很好地分析其和玄学的重要关系,以及其在《论语》学史上的重要意义。南齐的沈居士《论语》注,具有一反传统汉注的奇思妙解,而且深受玄学思想的影响,既受到王弼本末说的影响,但更主要是受到郭象思想的影响,一方面继承了郭象"性分说"来注解《论语》,另一方面发展了郭象山林和庙堂关系的学说。最后,对儒藏精华编一零四册皇侃《论语义疏》和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中的沈居士《论语》注七条进行校对。  相似文献   
69.
张吉霞 《领导文萃》2014,(15):123-126
正[原文]8、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注释]"空谈误国"一词,来自于"清谈误国"。该说法源于明末顾炎武先生的总结。魏晋南北朝时期,由司马政治的黑暗,许多文人士大夫以清谈、服药、饮酒等行为,消极反对司马家族的统治,当时的风流名士以清谈为风尚,被王羲之砭为"虚谈废务,浮文妨要,恐非当今所宜",后人更是批评两晋亡于清谈,遂有顾炎武"清谈误国"一说。[原文]9、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  相似文献   
70.
宗教信仰、宗教观念、宗教意识、宗教精神,以至上升到学理形态的宗教理论等等,这些可以概括为宗教思想的内容,乃是在整个人类文明中起重大的,在某些情况下甚至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宗教思想影响到社会发展与思想文化的方方面面,中国的情况当然也不例外。陈寅恪曾精辟地指出:“……二千年来华夏民族所受儒家学说之影响,最深最巨者,实在制度法律公私生活之方面,而关于学说思想之方面,或转有不如佛道二教者。”(《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册审查报告》,《金明馆丛稿二编》第251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这里只谈到佛、道这两个中国历史上的主要宗教,实际上历代还形成和流传有各种民间宗教,更有诸多边疆少数民族宗教和陆续输入中国的外来宗教,都体现一定的宗教思想,同样在历史上发挥过巨大影响。因此,中国宗教思想史的研究不仅是宗教和宗教史研究的重要部分,实际上不论是研究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哪个领域,都与宗教思想及其发展、演化、意义、作用等状况密切关联。在今天,宗教和宗教思想在现实生活中更继续发挥着重大影响。这样,作为宗教学一个部门的关于宗教思想史的研究,就不只具有重大理论意义,更有迫切的现实意义。多年来我国有关宗教的研究比较疏略,宗教思想史的研究更相对薄弱。以下辑录几篇笔谈,包括本人一篇粗浅的刍议,就开展这方面研究的必要和方法提出一些意见,意在引起重视,开展讨论。敬请批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