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1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42篇
劳动科学   9篇
民族学   29篇
人才学   5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07篇
理论方法论   32篇
综合类   416篇
社会学   55篇
统计学   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69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元覆宋本<论语集解>不论是<论语>文本,还是<集解>文字,都是我们今天能够看到的最好的本子,因而在论语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与此同时,在<论语>经文和<集解>注文两个方面,也仍然存在着比较严重的误写与误刻,主要包括:音近而误,形似而误,张冠李戴而误,多字少字而误及其它.指出并纠正这些失误,对论语学的研究及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82.
"勒石定规"是侗族款组织最重要的立法活动,这类"款石"属于"上位法",是着重打击"贼盗"的基本法律.侗族村寨为解决纠纷和处理案件,通过栽岩活动竖立"法石",涉反的问题多、内容广,构成较为完整的习惯法规范"岩规"系统,并在以后作为"先例"使用.后来以汉字记录立法内容,既有乡规民约(款约法),又有官府法令,也有村民自发记录的官府法令,这些"石碑法"都是不同渠道的法律的载体.  相似文献   
83.
子弟书因为创作者、表演者、欣赏者都是八旗子弟而得名.又称弦子书,子弟段儿,根据在传播地点的不同而被称为京音子弟书,清音子弟书,卫子弟书.子弟书内部分为东韵,西韵,西韵出现早于东韵.东韵的一部分称为硬书.石韵书和快书,虽然脱胎于子弟书,但它们发展出了独特而成熟的体例,已经同子弟书分庭抗礼了.八角鼓、岔曲,因为都出自八旗子弟之手,在八旗子弟之间流传,常常被人和子弟书混为一谈.实际上它们同子弟书几乎毫无相同之处.  相似文献   
84.
霞有七彩,因飘逸而生动;梦有百味,为缺憾而驰骋。也许是68年前,当李振芳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那个萧索而凄冷的季节,给了他过于强烈的感受与记忆,所以才使他在半个多世纪的生命过程中,对色彩有了那般苦苦的痴迷和那种深刻的感悟。所以在以后的许多个日夜里,在山东省青岛市吉林路29号一间十多平米采光很差的陋室里,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执着地给空洞的日寸光涂上斑斓的色彩,让灰白的日子变成了一幅幅充满故事的画卷。 李振芳一生酷爱艺术,早年醉心于根雕和书画,并颇有成就。1996年,他从广告公司退休后,又被七彩奇石的绚丽多彩和妙趣横生所吸引,他排除了种种困难,徒步深入山区,长达数年,忘情于山水之间,采集于灵秀之上,以独到的鉴赏眼光,收集了凝翠、雪白、紫金、钟乳、倒影、灰玖、泥黄、竹子、红丝、玄砺、梅花、水纹、鱼子、花铁等十四大类,近2000块七彩奇石,成为奇石收藏界的佼佼者。在他收藏的奇石  相似文献   
85.
试论清代两湖地区私家刻书的特点及其兴盛原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有清一代,私家刻书现象蜂起,以刻书为荣的官宦学者比比皆是.清代两湖地区私家刻书主要有以下基本特点:仿宋元影刻之风盛行;刊刻经史著作和名儒著述是两湖地区私家刻书的大宗;丛书辑刻此起彼伏;力刻乡贤著述,编纂、刊刻乡邦文献;延请精工良匠写刻雕版;以写刻为主流.清代两湖地区经济的发展与繁荣,清统治者振兴文教的政策和官员、士绅、文人学士的倡行,清代两湖地区学术繁荣,学术人才辈出和良好藏书风气的传承以及教育事业的兴盛和家学的发展,则是两湖地区私家刻书昌盛的原因.  相似文献   
86.
朱熹漳州刻书的文献学追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熹一生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在从事著述讲学活动,其学术活动集中体现在对儒学经典的整理、研究、诠释、刊刻和儒学思想的传播过程中,其“致广大而尽精微”的理学体系也是在此过程中逐渐建立并完善起来的。朱熹知漳州期间,曾积极致力于播儒教、敦风俗的活动,刻书就是其履行“长民者”之责、施行教化的一种重要手段。朱熹漳州刻书,既传播了儒学思想,实现了礼义教化,又体现了其文献学思想的追求。  相似文献   
87.
中国传统艺术中存在一种“无为”艺术哲学观,根源于老庄的“无为哲学”,自唐宋以来逐渐突显。它与“有为”不同,是一种非自我意识、非执于法、非功利性的观念,指向一种无法被人的智识所穿透、出自本然的自发性创作方式。张涟“高坐与客谈笑,但呼役夫,某树下某石置某处”的园林置石艺术创作状态正是对这一观念最为生动的诠释。以此状态为媒介,我们大致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把握这种“无为”艺术哲学观:首先,它是一种“变识为知”的认知观,强调对无身理智的打破,凸显“智的直觉”;其次,它是一种“遗技合道”的技法观,区别于“技中见道”,其所突出的既不是罔顾法度,也不是心为法执,而是法随心转的状态;第三,它是一种“法天贵真”的性情观,标举独立自由、纵恣不傥的艺术人格,将古典园林置石艺术引向对生命本真的书写。在某种程度上,这种“无为”艺术哲学观正是中国古典园林置石艺术中追求不似之似、不假斧凿、不求名石等新风尚的根源。  相似文献   
88.
刘正 《殷都学刊》2008,(3):20-23
《库、方二氏藏甲骨卜辞》一书中第1506片甲骨刻辞涉及到所谓的“家谱刻辞”,对其真伪的研究,在过去的百年甲骨学史上,一直是甲骨学界和殷商史研究中争议不决的热点问题。而且,明显地形成了观点截然对立的以于省吾先生和胡厚宣先生为代表的真伪两派学术阵营。本文在认真考证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得出了这片甲骨为真品的结论。  相似文献   
89.
试论清代两湖地区书院的刻书业及其兴盛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代书院刻印的图书,在版本学上称为"书院本"。其版本价值较高,历来倍受文士学者重视。清代两湖地区的书院兴盛且日益官学化,书院刻书业比较发达,留下大量作品。究其原因,主要包括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学术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90.
五峰园     
《中文信息》2008,(3):85-85
五峰园在闾门西街下塘,今五峰园弄,占地约2.5亩。园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间,为长州尚书杨成所筑,俗称“杨家园”,一说园为文征明之侄画家文伯仁所筑,文伯仁号五峰老人。园中五座太湖石峰,高二丈,颇极皱瘦玲珑之致,并峙高阜间,形似老丈,又名五老峰,分别为“丈人峰”、“观音峰”、“三老峰”、“庆云峰”及“擎云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