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35篇
  免费   631篇
  国内免费   77篇
管理学   475篇
劳动科学   14篇
民族学   235篇
人才学   67篇
人口学   13篇
丛书文集   4107篇
理论方法论   577篇
综合类   6642篇
社会学   351篇
统计学   62篇
  2024年   126篇
  2023年   463篇
  2022年   322篇
  2021年   443篇
  2020年   494篇
  2019年   469篇
  2018年   185篇
  2017年   243篇
  2016年   320篇
  2015年   491篇
  2014年   752篇
  2013年   638篇
  2012年   754篇
  2011年   801篇
  2010年   778篇
  2009年   627篇
  2008年   935篇
  2007年   703篇
  2006年   537篇
  2005年   430篇
  2004年   431篇
  2003年   343篇
  2002年   311篇
  2001年   264篇
  2000年   234篇
  1999年   134篇
  1998年   81篇
  1997年   55篇
  1996年   49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0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81.
建构文学理论中国话语的起点在于恰当的文学概念与术语的使用。正能量作为一个物理学术语,追求精确性的特质使其无法对诗性的中国文学以及复杂的文学现象作出准确表述,因而不是文学理论的中国话语。正气才是文学理论的中国话语,因为它源于《周易》中的"气"概念,经曹丕、刘邵、刘勰、苏轼等文学家阐释发挥,最终在文天祥《正气歌》中定型。这启示我们,只有使用恰当的文学术语,文学理论的中国话语才能形成。  相似文献   
82.
弱势群体保护问题是当今社会,尤其是公法学界所面临的严峻课题。为了有效应对这一问题,应采用比较研究、实证研究、文献研究的方法,在继续完善传统公法意义上的相关保障性制度的基础上,积极构建弱势群体的社会帮扶制度。弱势群体的社会帮扶制度一方面以服务行政理论为理论依据,要求弱势群体保护由当下的“政治负责”向“社会负责”过渡;另一方面,社会帮扶制度又以公共服务理论为理论支撑,要求政府由高权强制型向怀柔服务型转变。在实践中,弱势群体的社会帮扶制度应遵循政府与社会“两条腿走路”的基本逻辑,而该制度的构建应秉承若干基本思路:破除观念束缚,培育和构建公民社会;丰富社会主体形式,弥补行政保障不足;完善其他社会帮扶途径。  相似文献   
83.
《人口学刊》2015,(5):63-72
本文基于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考察北京地区流动人口幸福感的整体面貌、异质性特征和幸福感的影响因素,构建序次逻辑回归模型,从经济、社会和心理三个层面选取指标,分析各因素对流动人口幸福感的影响。研究发现,婚姻、户口对流动人口幸福感有显著影响,工作收入增加可以显著提升流动人口的幸福感,支持"收入—消费—效用—幸福感"的传递链条。自购房的流动人口幸福概率水平高于其他群体,从事生产职业和在公有制单位工作的流动人口幸福感较低,喜欢城市、愿意融入城市等心理因素与幸福感提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4.
刘安 《江海学刊》2015,(2):99-107,238,239
近年来兴起的网格化管理完善和优化了我国以社区制为核心的城市社会治理体制,同时也影响了城市基层的政治社会结构,形塑了秩序整合过程中国家与社会和市场间的关系及其制度与组织表现形式。它通过划分网格重构了基层社会治理单元,下沉党政资源的同时激发了社会和市场资源。网格化管理构建起了一种刚性与弹性并济的目标责任制,并通过考核评定来保障其有效实施。此外,网格化管理还创新了基层党政组织的运作方式,增强了党政系统对社会利益诉求的回应与满足,从而有利于秩序稳定。但网格化管理也表现出了"科层化"倾向和"压力型体制"的特征,导致了国家的"内部分化"以及国家与基层社会联结的"非均衡性"与"不稳定性"。这使基层政府无限承担了社会治理责任,却降低了行政管理效率,同时制造了城市基层治理体制内在的结构性紧张。  相似文献   
85.
案件事实理论研究一般将案件事实视为推理的结果,并集中于解释作为个体的法官或者陪审员如何认定案件事实.然而,自媒体信息传播凸显了个体推理的可接受性问题,要求我们反思案件事实认定模式之所以依赖推理的原因,关注逻辑学的规范性文化功能.构建符合我国实际的案件事实认定模式,需要接受一个文化变迁的视角,既应当破除对程序完美的依恋,也应当重视求同思维习惯的识别与超越问题,将案件事实解释为事实建构的结果.  相似文献   
86.
民族宗教学作为民族学与宗教学的交叉学科,是一门新兴的人文学科。在学科建构的过程中,出现诸多的难题与困境。这样的困难一方面在于我国民族与宗教议题的多元复杂性,另一方面在于西方理论与方法的中国实用性。民族宗教学学科建构的理念与目标,在于探索与建立独立的中国宗教学理论方法,以回应和解决中国语境中的民族宗教议题,这样的议题主要包括民族宗教的定位、分类、本土化与类型化、民族与宗教关系,而目前的经济文化类型理论、宗教生态论、宗教文化融合理论等,能作为回应和解决相关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索与建构新的中国化宗教理论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87.
晚清时期,潮汕地区浸礼教会建构的历史进程先以礐石堂为中心点向外扩散到各个县,然后通过每个县向下传播发展出许多个面,最后通过教会联系塑造出一个跨县域的图景。教会网络在不断扩展的进程中被赋予新的内容,挑战了地方社会原有的权力框架。有些平信徒利用自己的血缘、地缘等本土关系网络,以教会为平台,逐渐将基督教嵌入到社区结构中。  相似文献   
88.
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鲜明提出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这是一个内涵深刻、意义深远的重大论断。以中共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为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法治中国的重大战略决策,正在有力促进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时代进程,当代中国的第二次法律革命已经或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中国国家与社会生活的基本面貌。建国六十五年来的中国法治发展之路,历史性地确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所蕴涵着的深刻的理论逻辑力量。  相似文献   
89.
通过黑格尔在《法哲学原理》中对“等级”的相关论述阐明了“等级”概念的具体含义。黑格尔在精神发展内在逻辑的结构框架下论述了等级理论,展现出理性的机巧。市民社会孕育分化出来的殊多等级由于在理念和现实上的缺陷,必须被纳入政治国家这一更高阶段,实现现实的自由。逻辑和现实的距离终未使伟大人物黑格尔的社会政治理想现实化。  相似文献   
90.
刘琼 《中州学刊》2015,(3):172-176
网络微视频打破了以精英为中心的文化生产方式,开拓了非主流意识形态的崭新空间,它的大量涌现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了当下影像生产的格局与样貌。考察网络微视频的生产机制可见,它与传统影像生产存在较大不同:注重网民参与反馈的传受互动型生产模式取代了由精英和专业人士主导的生产模式;技术逻辑、文化逻辑、商业逻辑成为微视频生产中的三大逻辑;把关规制主体权力出现了较明显的弱化与分散,把关规制手段多元化;借力社会化平台上网民积极的信息分享传递行为进行"裂变式"传播成为微视频传播的显著特点。总之,网络微视频生产是对传统影像生产的变革,其中大众的地位得到了极大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