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9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6篇
管理学   14篇
民族学   3篇
人才学   9篇
丛书文集   104篇
理论方法论   18篇
综合类   404篇
社会学   40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亨利五世是莎士比亚塑造的理想君主形象,也是一个多种品格的综合体,其中渗入了自身的宗教和生活体验。结合圣经背景从民族英雄、上帝选民、世俗之人三个方面对亨利五世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82.
莎士比亚作品译本从巴赫金的对话理论出发,从民国文化转型时期文化界产生的三大趋势探讨莎士比亚作品受到广泛关注的原因,认为此现象是民国时期西方文化大量涌入、传统下层文化地位大幅度提升及革命文学蓬勃发展三大趋势共同作用下的必然结果。从巴赫金对话理论探讨莎士比亚作品译本的接受状况有利于人们对其进行历史与整体的把握。  相似文献   
83.
李敏 《山东社会科学》2005,(10):117-118
爱情是人类摆脱中世纪的桎梏走向新大陆的第一座桥头堡。它是一颗古老而神奇的种子,简单并且美丽。莎士比亚笔下的爱情虽然没有后来人表现得那样风姿卓越,但却是真实有力。  相似文献   
84.
《哈姆雷特》、《麦克白》、《李尔王》、《奥赛罗》被称为莎士比亚四大悲剧,在四大悲剧中,莎翁运用了大量的圣经典故对于深化剧作主题、烘托人物内心世界、塑造人物性格、增强戏剧效果等方面发挥了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85.
莎士比亚的语言是个久经探讨的问题。莎翁具有高深的语言锤炼艺术,他经常巧妙地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文采飞扬,言简意深。在十四行诗中,莎士比亚多处使用多重复义,具体体现在对不同行业词语的使用,文化典故的运用,以及丰富多彩的意象上,这种释义的多重性体现了诗人丰富的思想内涵,增强了诗歌的审美意境。从诗歌三复义的角度,即语言复义、文化复义和美学复义,分析十四行诗中的多重复义,重审其美妙意境。  相似文献   
86.
通过对小说叙事理论有关叙述不可靠性的分析,论述戏剧与小说叙事交流模式及其叙述不可靠性的异同,并在此基础上着重分析<第十二夜>剧本文本中奥丽维娅和托比老爷的不可靠叙述,旨在揭示不可靠叙述在戏剧文本中的功能及剧作者运用这一创作技巧的深层意图.  相似文献   
87.
现代英语由中古英语演变发展而来,莎士比亚作为使用早期现代英语的代表,在传承中古英语、促进早期现代英语的形成与发展、丰富现代英语等方面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本文试从以上三方面对莎士比亚对现代英语发展所做的贡献进行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88.
王惠 《职业时空》2008,4(7):97-97
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体现了商业文明导致道德的约束力衰退,而道德的约束力衰退又导致社会契约被轻易滥用的情况。商业文明形成了人们以实利为单一目的的价值取向,巴珊尼欧、夏洛克和安图尼欧就代表了这种价值取向。在这种价值取向的影响下,道德的约束力急剧下降,巴珊尼欧、安图尼欧以及其他基督徒都做出不符合本教教义的言行。在渎神盛行的年代,  相似文献   
89.
在近年来的中国莎学研究中,莎士比亚与宗教,特别是莎士比亚与基督教的关系成为中国学者颇感兴趣的一个课题,围绕着这一课题从1990年到2000年10年间共发表论文近20篇,探讨了莎士比亚的宗教观、《圣经》与莎剧、莎剧中的基督教因素等。  相似文献   
90.
曹禺从自己的审美心理和创作个性出发,选择了莎士比亚的悲剧艺术,并从中得到了美学启悟,创造出了富有个人风格和浓郁的民族风格的人物形象.莎士比亚对曹禺剧作的影响首先体现在塑造人物的美学原则上.本文试图从艺术细节和整体渗透相结合的角度探讨了这种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