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203篇
  免费   1801篇
  国内免费   107篇
管理学   8381篇
劳动科学   865篇
民族学   881篇
人才学   1056篇
人口学   946篇
丛书文集   10756篇
教育普及   1篇
理论方法论   2162篇
综合类   21972篇
社会学   3089篇
统计学   3002篇
  2024年   339篇
  2023年   1137篇
  2022年   536篇
  2021年   798篇
  2020年   940篇
  2019年   784篇
  2018年   444篇
  2017年   815篇
  2016年   1059篇
  2015年   1455篇
  2014年   3193篇
  2013年   2694篇
  2012年   3040篇
  2011年   3431篇
  2010年   3478篇
  2009年   4050篇
  2008年   4014篇
  2007年   3056篇
  2006年   2909篇
  2005年   2658篇
  2004年   2188篇
  2003年   2427篇
  2002年   1961篇
  2001年   2052篇
  2000年   1579篇
  1999年   643篇
  1998年   359篇
  1997年   240篇
  1996年   176篇
  1995年   122篇
  1994年   64篇
  1993年   77篇
  1992年   64篇
  1991年   113篇
  1990年   123篇
  1989年   44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3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91.
92.
93.
94.
95.
制度现代化是实现国家治理规范化、规则化、程序化和科学化的重要前提。从制度建设的历史发展和演进逻辑出发,梳理制度现代化对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大作用。研究表明,新民主主义时期以来,我国制度建设经历了从被动适应到主动创造、从模仿学习到自主创新、从基层自发到社会自觉、从粗略单一到全面系统的四大转变;新时代中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构建起由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组成的制度体系,对于当代中国更好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确立国家治理结构、提供治理实践支撑发挥着非常重要的功能;为了更好优化制度效能,还应重视制度体系的恰适性、提高制度实践的可行性、保证制度调整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96.
五哥梅贻琦     
五哥喂糕干我们一家兄弟五人,月涵(梅贻琦)居长,贻宝居末。因为“大排行”的关系,月涵的弟妹们都称他为“五哥”。五哥是我们大家庭的柱石,更是大家庭现代化的枢纽。我们这个梅族,据家谱上说,乃是明成祖时代由江苏武进北迁,来负责驻防天津卫的。不过,到了清朝末叶,家道早已中落了。父亲的功名还是考来的,两位叔叔的,则都是捐来的。  相似文献   
97.
向红 《生存》2020,(5):0204-0204
高一是整个中学中处于承上启下的阶段。由于初中英语和高中英语在教材编写等方面的差异,造成了很多新入高中的学生很难适应高中英语的学习节奏和学习容量,这时便产生了跟不上节奏,成绩下降的现象。在农村普通高中的英语教学中,这种情况更严重,学生们的英语基础较薄弱,当进入高中时面对强大的学习压力,导致英语成绩一落千丈。因此做好农村中学初高中英语衔接工作,无论是对于学生的发展还是提高教学效率,都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8.
屈燕 《生存》2020,(9):0202-0203
农村少数民族高中学生由于缺少文言文学习环境,学习动机不强,加之基础知识薄弱、文化差异等原因导致文言文学习中产生了畏难情绪。教学中出现不配合、不主动的状态。这不利于语文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更不利于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广大语文教师应积极探索,找到有效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知识的吸收和掌握。  相似文献   
99.
近年来,沿着丝绸之路这条古老的贸易走廊、文化通道,中国正在推动沿线国家之间建立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命运共同体。学界以海上和陆上丝绸之路为纽带,研究的视角从传统的历史地理、经济贸易到宗教文化,延伸到基础设施建设、金融制度到国家文化安全等诸多方向。学术领域多元交汇的研究态势已经形成。以地域文化为分野的研究传统,如敦煌学、西域学、龟兹学等形成体系;在传统的丝路文化节点之外,仍有不少值得深入挖掘的地区文化。随着国家包括生态文明建设在内的"五位一体"战略推进,对丝路青海道的研究也显得极为重要。文化多元的丝路青海道在魏晋之后,特别是吐谷浑时期替代了河西走廊的繁荣,连通中原;在当代又面临来自中亚的宗教文化、跨界民族文化的冲击。本文以丝路青海道的文化特征为切入点,探讨这条古老的陆地通道上的民族交融、文化变迁,以及当代的多元文化品格。讨论新的历史时期,具有典型地缘文化特征的"边缘"地区,如何统筹、平衡,建立稳定的区域一体化发展格局。提出新时代实现青海道的复兴,必须建立和谐的生态发展体系,即健康的文化体系、特色的城镇文化和可持续的生态文明环境。  相似文献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