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探析我国突发公共卫生危机治理的路向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晓  刘霞 《兰州学刊》2009,(12):95-99
文章就当前我国突发公共卫生危机应对只处于“管理”而非“治理”的现状,提出我国需要建设由政府部门、非政府组织、私营部门、公民个人和家庭及国际组织等全主体力量的参与,形成高度组织化的突发公共卫生危机治理体系,使之成为全主体、全危险要素、全过程应对突发公共卫生危机的长期合作网络和制度平台,即着眼全球视野的治理网络,凝聚全国组织治理公共卫生危机的整体合力;着力全主体应急平台建设,整合全部资源畅通公共卫生危机的信息机制;着手全方位应急预案体系,操演全新流程强化公共卫生危机的响应计划;着重全国民疾病防控体系,强化全员监督提高公共卫生危机的应对能力;着实全社会应急知识宣教,推动全民学习锻造公共卫生危机的组织实力。  相似文献   

2.
3.
近代上海民间时疫救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近代上海都市公共卫生的发展中,一批倡导公共卫生的民间组织,包括慈善组织、工商社团和业余组织,在时疫救治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与政府公共卫生管理相比较,民间组织表现出较强的自愿性、主动性,发挥出政府强制政策所不能企及的优势,取得较好的卫生治理效果。但由于缺乏稳定的资金来源,常常导致这些民间组织经费不足。  相似文献   

4.
宫倩  刘雪莲 《人文杂志》2023,(8):132-140
新世纪人类社会面临着更为复杂多样的灾害风险。在公共卫生合作领域,多重复合致因的卫生安全风险考验着羸弱不堪的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体系。当前全球公共卫生合作治理凸显脆弱性风险,表现为治理共识的“离心性”、治理主体的“分散性”、治理体系的“粗放性”以及治理举措的“被动性”。跳出以西方为中心的治理所带来的理念、体系和技术等羁绊,克服传统“碎片化”治理的短板,构建全球公共卫生合作韧性治理体制机制,是有效应对全球公共卫生合作治理风险的内在要求。为此需要融贯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筑牢与多元主体合作、健全国内国际双循环机制、提升国家治理能力,为纾解困境、提升全球公共卫生合作能力提供切实可行的路径。  相似文献   

5.
为有效地指导和推进公共卫生全球治理,需要确立必要的国际法原则和法理基础。"保护的责任"将成为一种可能的法理指导和方法。作为公共卫生全球治理的国际协调中心和主导,世界卫生组织将成为在全球公共卫生领域承担和履行"保护的责任"的国际机构,因而其职能运作等需要进一步地界定和延展。  相似文献   

6.
7.
数智技术以数据互通为基础,通过全方位的数据整合,力图形成公共部门、技术企业和社会公众的多元共治格局,实现公共治理水平的全面提升。公共卫生治理的集中式组织结构、多样化治理手段和分流式程序理路,为数智技术赋能公共卫生治理提供了基础空间。基于数智理念、数智结构、数智技术的分析框架,公共卫生治理得以接受数智技术的全方位赋能。在数智理念层面,应当树立包容共治理念、普惠共享价值和群体安全追求,为结构重塑和技术铺陈提供宏观基础;在数智结构层面,应当完善公共卫生治理主体、行为和程序制度结构,构建内外共治、包容审慎、守正创新的制度体系;在数智技术层面,应当通过厘清概念、设定阈值、评估效能的方法,为技术赋能提供手段支撑。  相似文献   

8.
9.
"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全球合作战"疫"中发出的时代倡议,是基于习近平"共同体"理论范式的继承与深化发展,蕴含着"生命共同体"的基础内核,要求构建一种常态化"安全共同体"。这不仅是中国共产党以生命为本质的生命自觉,更是以"人"为中心的价值体现。在生命与政治之间寻求"共生"与平衡,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成为一种中国范式,为全球公共卫生治理提供了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10.
11.
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理念根植于马克思主义的共同体理论和中国传统的大同天下文化基础。全球协作共同应对重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积累对抗重大流行性、传染性疾病的合作经验是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合作基础,而中国为全球提供公共产品的大国担当将有利于增进世界人民的健康福祉。目前由于公共卫生治理体系不完善、去全球化和霸权主义等问题已引发了全球公共卫生产品供求关系的不对等,导致资源配置效率降低。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经济价值主要体现于实现公共卫生产品的供求均衡和全球公共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推动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事业,守护世界人民的生命健康,亟待建立全球公共卫生保障机制,健全公共卫生治理体系,并始终坚持多边主义,加强国家之间在医疗卫生方面的科学技术交流和信息共享。  相似文献   

12.
13.
现代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暴发呈现出类型单一化到多元化、时段碎片化到叠加化、地域分散化到连片化、处置应急化到常态化的新特征,造成传统的专项治理策略和地域协同策略失灵,并引发农业安全的新挑战。如何协调农业的产品和服务供给、生态和经济效益、正常和特殊保障、国内和国际责任,降低农产品的国际市场贸易和国内市场流通风险,成为多重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群发期,维护农业安全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面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及其群发风险,新农业安全观的构建需要从整体性战略延伸到多中心战略,打造以城镇为中心、辐射周边的农产品供应生态圈;从乡村单极化模式延伸到城乡结合模式,在中心城镇推广设施农业和无土栽培等集约型的农业种养模式;从政府组织主导延伸到由政府主导并动员社会组织与市场力量共同参与,在农业生产环节构建起农业生产过程管控平台和农业生产服务信息平台,在农产品流通环节着力建设农业大数据平台和云计算中心,培育电商平台和物流体系,使其成为疫情隔离期农产品供应保障的中坚力量。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陈雪 《东南学术》2021,(4):177-188
控烟全球化由西方发达国家发起,并通过国际组织向发展中国家传递.中国于2003年签署《烟草控制框架公约》,进入控烟全球化语境之中.通过"外"与"内"的分析视角研究发现,中国烟草产业既对财政收入有着显著贡献,同时又带来公共卫生危机.这一矛盾使国家内部产生了针对产业的两种力量:一种是由非政府组织发起的民间控烟行动,与官方的控烟政策和反腐行动共同形成的抑制力;另一种则是由国家烟草专卖制度和地方政策提供的保护力.在两种力量的交织作用下,中国烟草产业采取隐性和显性策略,维护自身发展.透过当代烟草产业景观的再造过程,有助于在价值观念全球化之下,清晰审视国家治理所积累的经验,以及面临的新挑战.  相似文献   

18.
公共卫生是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同世界各国的情形一样,行政机制在中国公共卫生的治理中发挥着主导性作用;但与发达国家不一样,行政机制的主导性抑制了市场机制和社群机制发挥应有作用的空间。等级化行政协调机制导致公共卫生资源配置的非均等化。纵向协调的主宰致使横向协调低效,导致相当多的边界性服务或新兴服务供给不足。对于众多免费提供的公共卫生服务来说,自上而下设立的激励机制经常失灵,导致这类服务的供给不足或质量不高(即形式主义盛行)。政府通过建立大型官僚等级组织以大包大揽的方式直接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并不一定是行政机制的最优运行模式。只有中国政府大力推进自身的改革,优化行政机制的运作模式,拓展市场机制的运作空间,引入社群机制的运作框架,推动多种多样公私合作伙伴关系的形成,公共卫生的治理变革才能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