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76篇
  免费   346篇
  国内免费   66篇
管理学   153篇
劳动科学   26篇
民族学   231篇
人才学   221篇
丛书文集   1674篇
理论方法论   202篇
综合类   9905篇
社会学   1061篇
统计学   15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69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116篇
  2020年   175篇
  2019年   259篇
  2018年   120篇
  2017年   267篇
  2016年   319篇
  2015年   471篇
  2014年   1024篇
  2013年   870篇
  2012年   1010篇
  2011年   1216篇
  2010年   1129篇
  2009年   1077篇
  2008年   1064篇
  2007年   899篇
  2006年   670篇
  2005年   562篇
  2004年   486篇
  2003年   439篇
  2002年   415篇
  2001年   303篇
  2000年   193篇
  1999年   117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翻译涉及两种语言,不可避免地受到两种文化的影响。解决好翻译中的文化差异是保证译作成功的关键。在文化差异背景下,通常有归化和异化两种翻译策略。译者应仔细权衡文化思想意识的内涵,力求做到最大限度的忠实和等效。  相似文献   
992.
要实现文学文本的跨文化交际功能,译者不仅要有文学、语言学和翻译学的功底,还要有各种文化知识的储备。以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为例,翻译小说中的中医药文化现象,既要体现中医药术语的特殊性,又要保持小说应有的文学色彩。  相似文献   
993.
公共汽车是一个城市对外展示自身的窗口,其报站和站台标识的的双语(汉英)准确度无疑是体现一个城市文明水平和文化氛围的重要标志之一。本研究拟详细记录成都市一些主要线路公共汽车的双语报站和双语站台标识的实际情况,对这中间的各种谬误进行总结和归纳,旨在呼吁纠正这些谬误,提升成都市的整体城市形象。同时,本研究还将着眼于这些谬误的源头,调查它们的译者的情况,从而了解出现这些错误的来龙去脉,呼吁各方面相关单位和个人从源头上杜绝该类失误,为成都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994.
功能翻译理论将翻译视为一项须考虑读者和客户要求的全新的目的性交际活动,它的核心就是"功能".将功能翻译理论的相关知识应用到翻译过程、译者研究上来,既可以利用功能翻译理论指导译者,使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不再局限于原文,又能够关注"功能"的作用,可以通过译者有意识的行为发展功能翻译理论,使其不断地获得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995.
张谷若以研究翻译哈代著称于世,他翻译了哈代的三部小说:《德伯家的苔丝》、《还乡》和《无名的裘德》,被中外文学界誉为“哈代专家”,“哈代的东方知音”。文章从方言对译、注释和翻译目的三个方面对张谷若翻译的哈代作品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996.
从异化、归化等翻译方法探讨英语移就修辞格的翻译策略,能使这一生动形象的修辞手段完美地传达出来。  相似文献   
997.
斯通普夫(Samuel Enoch Stumpf)与菲泽(James Fieser)合著的<西方哲学史──从苏格拉底到萨特及其后>,是英语世界著名的大学本科教材,优点颇多.2005年,中华书局出版了该书(第七版)中译本.2006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又将原著影印出版.对照阅读读之下,笔者发现中译本有不少值得商榷之处,因此特以第一部分"古希腊哲学'为例加以辨析和探讨,以促进翻译批评,提高翻译出版质量.  相似文献   
998.
《老乞大》、《扑通事》是李朝时期朝鲜人学习汉语的教材,它们在外语教育和华语学习上的地位和文献价值有几个显著特点,即注重口语训练,注重实用,注重文化背景,注重教学法。《老乞大》、《扑通事》在第二汉语教学法上实现了三个转变,那就是从儒家经典、词汇对照教学转变为课文教学,从书面语教学转变为口语会话教学,从单纯的语言要素教学转变为注重交际实用的教学。  相似文献   
999.
根据接受美学理论的基础,研究指出了文本空白促成了文学翻译的再创造,讨论了翻译的过程是一个译者与原文作者通过文本对话的过程;也是一个译者与读者艺术接受的过程.提出要把翻译的一般原理与审美特征结合起来进行再创造,可以产生良好的文学翻译效果,使得译文读者和原作读者同样感受到文学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同样获得审美上的愉悦和欣赏的共鸣.  相似文献   
1000.
林纾是中国近代译介外国文学的先行者,他以传统知识分子的身份思考民族文化的历史命运,积极参与民族文化的转型与重构。林译小说所体现的世界文学视野与民族文化立场是近代中国文化转型的精神表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