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6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4篇
民族学   15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256篇
理论方法论   36篇
综合类   378篇
社会学   1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道家 (教 )一直都很注重对心性问题的研究。隋唐以降 ,道门中人对心性问题的阐述无不带有释之痕迹。宋明时期 ,心性问题的系统阐释是天师道徒发展天师道哲学的重中之重。作者分析了此时期天师道领袖人物的心性思想 ,并指出它们的释化倾向  相似文献   
3.
4.
由于女性文学的研究主要借鉴西方的女权主义、解构主义等理论,批评方法的单一造成了研究视野的相对狭窄,生硬的理论套用又极易陷入西方语境而产生误读。因此,尝试从传统文化的视角介入女性文学的研究,通过华文女性“仁爱”化抒写的比较,认为中国大陆和台港澳暨海外华文女性创作在亲友之爱、乡邻之爱的描写上,在对现代工业文明带来的人性异化和情感焦虑上,具有同质异构的现象。  相似文献   
5.
蒲松龄在《聊斋》中积极鼓励士人“弃从商” ,但他仍持“右左商”的态度 ,“从商”的目的仅仅是士人为了摆脱自身的穷困 ,尔后重新实现“业”的理想。蒲松龄主张商在经商活动中不失“家品德” ,这无疑寄托着作者的理想。《聊斋》中对“商”的致富过程叙述过于简略 ,看不到“家品德”在其中所起的作用 ,这是作者毕生投身举业而缺乏商业活动经历的缘故  相似文献   
6.
战国秦汉之际政治格局的变革导致了家知识分子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的改变,而这种改变又带来了他们思想学说的嬗变。在这个连锁反应过程中,趋向功利、皇权、等级、秩序则是基本方向。经汉改造后的新学,大大迎合了统治者的口味,选择与统治者合作的家学派最终为统治者所选择。  相似文献   
7.
"法合流"是贯穿自汉代以来中国传统社会的基本政治文化模式,其理论先驱虽然可以追溯到先秦,但进行系统阐发并对现实政治产生重大影响的则是董仲舒.董仲舒以生的身份出现,但他的学却包襄着阴阳五行的外衣,渗透着法家精神,所以就实质而言,董仲舒对学作了法家化改造,完成了学术对政治权力的依附.这一改造,主要包括对大一统条件下中央集权体制的推崇和对士的体制化的设计等.  相似文献   
8.
史华慈的<寻求富强:严复与西方>以为严复作<天演论>的目的之一是为了反驳赫胥黎,替斯宾塞辩护,是不能成立的.这涉及到严复令史华慈大感困惑的一点:在决定论和唯意志论之间游移.这多少是因为史华慈深谙西方哲学中决定论和唯意志论的对立,而对中国哲学中从荀子到刘禹锡、柳宗元等,在传统的"天人之辩"上,主张"天人相分"的传统缺乏深入的了解,而严复恰恰是继承了这一传统.严复的理路,还可以在佛乃至民间心理中寻找到更多的依据,而史华慈所说的"力本论"其实是其一贯之道.  相似文献   
9.
理雅各英译儒经的特色与得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理雅各英译经是汉学界和翻译史上纪念碑式的作品,理氏译本在阐释、翻译、注释、绪论、文体诸方面均有自己的特色,译者忠于原作、贴近原语、善为读者考虑;但理译也存在明显的时代局限性。  相似文献   
10.
对于家和佛家来说,不存在一个外在的超越者。真正的和真正的佛乃是“内在超越”意义上的存在者,这种“内在超越”者不是远离人而存在的,而是存在于人的“心”中,存在于人的“性”中,存在于人的境界当中。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佛是相通的,它们皆属于境界形而上学之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