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1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15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31篇
社会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试论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湖北省的农会组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民党在南京建立政权后,在农村大力推动农会之建立。此种农会与大革命时期的农会有着相当大的差异性,以往之研究十分不足。地处中部的湖北向为农业大省,农村问题依然十分严重。湖北省依国民党政府之法令,在武汉及其它县市农村成立了数量众多的农会组织。此类农会组织由基层政权领导建设,以农民为会员,在农业建设及乡村控制两个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何岸 《源流》2012,(10):27-30
1922年6月,彭湃在家乡广东海丰县开始从事农民运动,10月,成立了广东省第一个农会——海丰县赤山农会,领导农民开展反对封建地主阶级的斗争。1923年1月,海丰总农会正式成立,会员有10万人之多。海丰农民运动的声威,很快远播到东江地区和全省农村,一场声势浩大的农运风暴席卷了广东。此后,陆丰、紫金、惠阳等县相继成立农会...  相似文献   
3.
清末农会肇始于1907年7月成立的直隶农务总会,随后,其他各省相继创办。清末农会呈现出农事活动的广泛性、成员构成的复杂性、组织制度的近代民主性、团体活动的民间性、机构权限的官督性等特点。它是一种旨在改良农业、依附于政府的咨询性的近代社会团体。  相似文献   
4.
晚清新政与中国农业的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清末新政的展开及人们产业观念的更新 ,清中央和地方的农业产业行政机构开始日趋专门化 ;与此同时 ,民间以改良农业为己任的职业团体———农会广泛设立。两者共同努力 :提倡农学教育 ,发展知识农业 ;设立农事试验场 ,推广农业科技 ;奖励发明创造 ,倡导设立农垦公司。这在内外交困的时局下 ,虽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农业落后的面貌 ,但也顺应了时代潮流 ,为中国农业的现代化起了前驱开路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厉思宝 《金陵瞭望》2009,(15):41-41
清凉山小学:南京历史上菜农创办的农会小学 清凉山小学创办于1931年,当时叫“清凉村农会小学”,是菜农的农会办的。1946年,“清凉村农会小学”改为公办,当时无钱办教育盖校舍,学校便租用生意萧条的茶馆——万胜茶棚做校舍。新中国成立后,“清凉村农会小学”改名叫做“第五区清凉山国民学校”。  相似文献   
6.
村级治理模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社会系统学派认为组织应由共同的目标、协作的意愿和信息联系三要素构成。村级组织机构的建立 ,应以农民诉求的利益为基础。农民诉求的利益可分为个人私利最大化和公共福利最大化两种 ,所以必须建立与农民诉求利益相适应的两套组织机构 ,即农会——谋求农民福利最大化的社团法人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谋求农民个体利益最大化的财团法人。借鉴台湾农会及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经验 ,勾画出农会及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性质及其架构  相似文献   
7.
光绪二十二年,蒋黻、罗振玉、朱祖荣与徐树兰四人不谋而合,均求助于汪康年,欲兴农事,倡农学会。务农会依托汪康年、梁启超及《时务报》馆在士林阶层中所具有的社会影响力,聚集了一定的人脉,且筹措到一笔数量可观的经费。会报《农学报》首刊内容,与此前《时务报》中文论多有重合;同时借助《时务报》庞大的销售渠道,《农学报》在办报不易的晚清社会取得了立足之地。可见务农会与《时务报》馆间之关联。然《时务报》停刊后,《农学报》仍存,且前后长达近十年之久。在封报禁会的时代背景下,朝廷仍准农学设会、设报,实因其乃中国农政大兴之兆。  相似文献   
8.
《台湾工作通讯》2011,(4):38-38
为促进新疆建设兵团与台湾在农业产业化、农产品深加工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3月12日至22日,兵团台办组织新疆农垦科学院农业科技参访团一行19人赴台交流参访。参访团成员由兵团农、林、牧、土壤、农产品加工、科技信息方面的专业人士组成。以农业科技为重点,对台湾农业科技、农会组织、农场及特色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进行考察,并就两地农...  相似文献   
9.
林侯国 《源流》2011,(23):64-65
杨其珊,广东汕尾陆河新田人,乳名妹娘,1871年生,原籍陆丰(陆河)新田参将府村,后移居海丰公平大湖村务农。少年随堂叔父杨育月习武,曾往福建南少林寺学武兼学医术,成年后在海陆丰及邻县开武馆教拳术兼行医,后入赘海丰莲花山小溪峒黄塗岭村(现属埔仔峒,系徐向前率领的工农红军第四师师部所在地)。  相似文献   
10.
正中国自古以农立国,发展农业,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农会,作为旨在农业改良的法人社会团体,在推动中国农业由传统向近代转型过程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历史作用。据可靠资料记载,我国的农会组织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末由孙中山先生创立的农学会。在中国近代农会组织的产生与发展过程中,张謇始终是其积极的支持者或主要的领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