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9篇
社会学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体部位的名称在英语的比喻 性用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就人体头部几 个最重要的部位在比喻中的使用作了归纳和阐 述,并分析了其修辞效果。  相似文献   
2.
西方女性主义研究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西方女权运动为政治基础的女性主义研究经过百余年的发展 ,已经形成一门既有理论基础 ,又有实践研究的独立学科。无论从其历史背素、理论建构、奉命对象、所取得的成就等方面看 ,都很有特色。本丈旨在对西方女性主义研究在上述各方面所表现出的特点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3.
岳麓书院的外语教育开始于戊戌变法时期 ,是湖南新政事业的一部分。由于有专家执掌 ,其组织实施皆有较高的水平 ,符合语言教学尤其是非母语教学的规律。它是千年学府近代化的重要标志 ,为中国高等教育的近代化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4.
评伊迪丝·沃顿《伊坦·弗洛姆》的描写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背景、人物性格、性这三方面入手,分析了美国著名女作家伊迪丝·沃顿(Edith Wharton)的中篇小说《伊坦·弗洛姆》,展示了作品中富含的隐喻和象征描写手法及其深刻含义。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古代,文人常以悲愤凄怨、怀才不遇的形象出现。伟大的爱国词人辛弃疾便是这些文人中一个突出的典型。本文试以辛弃疾的创作和人生经历为切入点,分析中国古代文人怀才不遇的悲剧命运及其悲剧产生的原因,进而探讨古今文人的心理差异及其对当今知识分子如何立身处世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英国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因其作品中强烈的女性意识和主张被誉为西方女性主义先驱,在她去世后的半个多世纪里,对其作品的研究一直没有间断过。本文拟以女性主义理论为基础,从以下三个方面对伍尔夫小说中的公共领域和私人空间关系进行探讨:公共/私人领域关系及其批判、伍尔夫思想的模棱两可与自我矛盾以及伍尔夫的理想乌托邦——公共/私人领域的调和。  相似文献   
7.
正《语文课程标准》将语文课程的性质定位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在知识水平、生活经验、阅读习惯上的差异,使得他们对文本的反应往往带有强烈的个性色彩。2010年我镇开始启动小学小班化教育研究。实施小班化教育,它的优势在于班级人数减少后,学生个体充分享受教育资源的程度,以及每个学生获得发展的机会都大大增加,  相似文献   
8.
弗吉尼亚.伍尔夫曾撰文抗议说,英国的历史是男性的历史,不是女性的历史,并在追寻、重建女性历史与文学史方面做出了很大的努力。文章论述了伍尔夫对英国女性历史及文学史的贡献:对现有男性历史的批判并寻找女性历史缺席的原因、重现女性历史。伍尔夫首倡建立英国女性历史与文学史,并为此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为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女性主义思潮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弗吉尼亚·伍尔夫的"雌雄同体"观与文学创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雌雄同体"概念是英国著名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提出的文学观点,它既是伍尔夫女性主义思想中的重点概念,也是西方女性主义的重要内容。文章探讨了学术界关于"雌雄同体"概念的研究与争议、"雌雄同体"观在伍尔夫整个创作过程中的运用、她常用的"雌雄同体"文学意象以及该观点对西方女性主义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10.
现代化与人性的困厄-论梁漱溟的文化难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一代儒宗梁漱溟先生文化思想的梳理,认为其在近代中国秩序与意义双重危机笼罩下所建构起来的文化哲学的聚焦点就在于:中国之历史出路与人生之价值意义的统一问题。受历史与价值张力的困扰,从中国问题出发,他急切盼望中国的现代化,而从人生意义上求索,深受儒家道德浸润的梁氏又反对现代化,不可避免地陷入了现代化与人性的二难纠葛之中,重蹈了一代中国旧知识分子的文化悲剧,其关于中国现代化的理论构想也就必然充满了种种逻辑疏漏。实质上,梁漱溟的文化困厄是自古以来深深困扰人类的'德福之辩'的现代回响,也是人类的一个终极关怀问题。到今天,梁氏对现代化的超越性反省仍具有文化制衡与价值超越的意义,对我们当前所正在进行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事业的建设也不无启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