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5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15篇
管理学   63篇
民族学   10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16篇
丛书文集   160篇
理论方法论   49篇
综合类   1269篇
社会学   4篇
统计学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93篇
  2011年   102篇
  2010年   100篇
  2009年   133篇
  2008年   137篇
  2007年   141篇
  2006年   156篇
  2005年   123篇
  2004年   112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86篇
  2001年   70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6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河北省威县土布纺织历史渊源深厚,2014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名录。威县土布纺织以图案纹饰形态为载体,以独特的挑经通纬工艺,表现了土布纺织的吉祥寓意之美和希冀驱邪挡灾的民俗观念。近几年威县通过建立技艺传习所、复原原生态技艺以及研习交流探寻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之路,并取得了一些成效。通过文旅融合、创新产品设计、打造地域文化品牌、搭建共融平台等途径,有助于构建威县土布纺织传承发展的新生态。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的核心是将人民陪审员"法律内行、同职同权"的角色期望纠正为"法律外行、异职异权",将人民陪审员"消极参与"与"过于积极参与"并存的角色认知纠正为"民主的参与者,事实真相的发现者和社会价值的代言者",以推动人民陪审员制度充分发挥促进司法民主、司法公正和司法公信的功能.在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基本框架已确立的前提下,应通过完善配套制度建设将改革的基本前提预设转化为正当的司法运作秩序,保证当前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生根发芽.这些制度主要包括两种类型:事实领域的人民陪审员知晓争议焦点规范与人民陪审员一事一证规范,意见效力领域的合议庭评议规范和审委会及二审法院复审规范.  相似文献   
3.
“翻转课堂”,即将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的顺序颠倒安排。知识传授由学生在课前自主完成,知识内化则放到课堂上实现,即从“课堂授课听讲+课后完成作业”转变为“课前自主学习+课堂协作探究”。从分析当前大学英语视听说的教学现状入手,阐述了以TBLT为基础的英语视听说翻转课堂的构建与实施,并进一步指出这种新型教学模式所带来的优势和挑战,以期为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更为合理、有效地利用翻转课堂模式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凤凰涅槃》作为收入诗集《女神》的一首白话新诗,它鲜明地表现了五四时代的不乏困惑的理想主义、革新精神和自我精神,同时也极好的融合中国古典的传统和西洋现代主义精神。郭沫若对该诗持续的修改表明了时代思潮的更替、诗人思想情感的变幻,以及诗歌形式的完善。“凤凰涅槃”是郭沫若创造的一个跨文化(诗意)新词。  相似文献   
5.
知识转移能力作为企业获取知识、吸收知识和应用知识能力的衡量标准,是企业从事创新活动的前提和基础。以知识转移主体和客体两个要素为依据,构建企业知识转移能力指标体系,运用模糊TOPSIS法对企业知识转移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并进行实证分析,为企业制定发展战略和提高自身竞争力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在多民族国家人民中,普遍同时存在着“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这两种认同心理。一般而言,民族认同意指不同民族成员对其所属群体的认可和赞同,而国家认同则指公民对其所属国家的认可和赞同。我国是由56个民族共同组成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是统称,56个民族是中华民族这一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为了顺利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为此,有必要在思想认识上厘清、理顺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关系,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努力实现我国各民族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7.
都市民俗是在都市环境中蕴育形成的物质民俗、社会民俗、精神民俗及语言民俗等。在20世纪华洋杂处的上海,都市民俗形成了其特有的兼容并蓄的特点。对上海都市民俗的文学书写经历了20世纪30年代新感觉派的“异质民俗”书写、40年代新市民作家的“日常民俗”书写,以及80、90年代当代作家的“民俗寻根”书写等阶段,从而建构起了一条跨越时空的都市民俗文学书写的独特的风景线。都市民俗的文学创作承传也积淀着作家个人的文化情结与国家民族的文化记忆,具有文学史的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8.
不作为犯的归责问题最早是在因果关系的名义下研究的,但对于"不作为犯的因果关系"这一命题本身来说存在不少争议。不作为犯的所谓"因果关系"实应为"条件关系",属于客观构成要件要素,其研究目的在于为不作为犯在客观面的归责奠定基础。具体来说,这一问题需要从以实质的作为义务为核心构建的"不作为犯之实行行为"和"作为义务之欠履行与危害结果的发生"之间的条件关系以及以违反义务的关联性为判断基础的"不作为犯实行行为之危险的现实化"等三个方面来考虑,且其结论必须考虑公众的刑法认同感。  相似文献   
9.
从语块理论入手,探讨了该理论在大学英语精读课堂上的应用以及提高英语写作水平的对策,以期为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10.
《清兵卫与葫芦》是志贺直哉早期创作的经典代表作品。众多专家学者关注该作品中所体现出来的青年志贺直哉的对立思想,对于青年志贺直哉渴望实现独立自我的人生理想之表达却有所忽略。因此,本文通过文本细读,试对处于人生对立时期的青年志贺直哉其思想中所蕴藏的独立意识进行初步分析,旨在从文学伦理观建构和嬗变的视域下,来阐明志贺直哉追求独立自我的人生思考和行动轨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