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5篇
丛书文集   5篇
综合类   36篇
社会学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0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道”“玄”“一”均为《抱朴子内篇》的核心概念。葛洪以“一”为桥梁,沟通进而统一“道”与“玄”的“一贯道玄”理论构架,并以此会通道儒思想,构筑了一个兼综道儒的神仙道教哲学体系。据此,葛洪提出了新的道儒关系。  相似文献   
2.
论汉魏六朝的献赋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汉魏六朝文学原生态的重要构成,汉魏六朝的献赋活动是认识这一时期政治和文学之关系的重要角度。两汉的献赋活动不但促成了汉代赋体创作的空前繁荣,而且成为影响后世的重要传统。六朝的献赋活动和两汉献赋传统的一个大的不同,是受诏作赋的情况更加多样化,尤其是君臣同赋或令臣下同赋的情形大量出现;在功能上,则是文学本身的特性显得更突出。这是六朝文学自身发展的结果。汉魏六朝献赋活动的基本机制,是在君臣的共同努力下,献赋成为皇权政治的重要点缀和庙堂文学的重要构成,它体现了皇权的尊贵,彰显了朝廷的美政以及士人的政治热情。汉魏六朝的赋体乃至整个文学的基本性质仍然是以皇帝和诸侯王为主导的、以政治和政治生活为主要表现对象的庙堂文学,当时的大部分文人对自我身份的认同,仍旧是宫廷文学侍从的角色。  相似文献   
3.
从运用语言的意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创新、宣传、推广、普及马克思主义话语,并使之成为社会优势话语的过程。为此,必须重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的话语转化问题。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必须在思想层面上与中国的特殊国情和现实问题结合起来,才能为大众所需要;必须在语言形式上通俗易懂、生动活泼,才能为大众乐于接受;必须与时俱进以适应变化了的形势与语境,才能始终如一地具有说服力和感召力。  相似文献   
4.
诗是中国古代的主流文学样式 ,高居文学殿堂的正宗。诗学理所当然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主流理论形态 ,全景式地观照中国诗学发展的历程 ,写一部全景式的《中国诗学史》 ,向新世纪的人们呈现中国诗学的丰硕成果 ,总结中国诗学的得与失 ,无疑是文学理论发展史上的一个壮举。文学从来不是孤立的社会现象 ,其产生、成长、壮大以至于式微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综合的文化演变过程。因此 ,以宏通的眼光看待文学现象才会有通透的观点与结论 ,而不至于就文学谈文学。 2 0世纪 80年代中期 ,陈伯海先生就将文学放在文化的宏观背景之下 ,审视文学的文化…  相似文献   
5.
<伤逝>、<倪焕之>有一种明显的男性视阈,在爱和事业不可调和的矛盾冲突中,女性与其生理、心理相关联的生活态度与作为,都被男性主人公视作变为粗俗庸俗的表现;在男性视阈中显示出一种男女的不平等,也展现出男主人公自私利己的一面.女性形象从天使向妖妇转变的趋势,多少隐藏着男性父权制社会观念对女性的苛求与歪曲.  相似文献   
6.
唐代诗人和诗论家们论"兴",一方面以前人的认识为基石,将"兴"的某些理论内涵发展定型化;另一方面又进一步深化了"兴"的某些涵义,呈现出深度开掘的意义序列,并为后世"兴"义的功能性延伸和新的诗学观念与诗学理论的出现提供了充足的知识资源,从而初步确立了"兴"的知识谱系.  相似文献   
7.
新时代的“美好生活”叙事具有深刻的当代中国语境。“美好生活”是一个总体性范畴,既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又有现实的实践指向,同时具有高远的超越性向度。美好物质生活、美好政治生活、美好精神生活、美好社会生活、美好生态生活等有机地构成“美好生活”的基本内容和价值诉求。“美好生活”的成就是一个社会历史过程,在根本上有赖于坚实的物质基础、充分的民主保障、丰厚的文化滋养、良善的秩序基础以及良好的生态环境。因此,“美好生活”的构建有赖于大力发展先进经济、充分发扬人民民主、深度阐扬优秀文化、切实建构公正制度和着力实现人地和解。同时,“美好生活”不是一个静态的实体性存在,而是一个不断超越现存生活状况的社会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8.
作为博尔赫斯最基本的隐喻,性、失明与巴洛克风格也是他写作策略的一部分。通过对它们的呈现或变形,博尔赫斯逐步切近其先验世界,同时又使其拥有增殖与自发性。  相似文献   
9.
2005年4月28日至30日,由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文艺学博士点、上海高校都市文化E-研究院联合主办的“中国美学的地方经验与世界价值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召开。学界前辈徐中玉、钱谷融,著名学者曾繁仁、刘梦溪等近百名专家学者济济一堂,以“中国美学的地方经验与世界价值”为主议题,对“中国美学与江南文化(或其他区域文化)”、“中国城市文化与当代美学的理论与实践”、“世界价值框架下的中西美学比较研究”等专题进行了交流对话和热烈而深入的研讨。学者们认为,中国美学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有两个方面的问题值得关注:一是如何挖掘不同区…  相似文献   
10.
言语行为不仅仅是起交际沟通作用,也具有道德伦理的色彩.在语言交际中,言语信息的内容、言语态度和言语方式都有言语双方社会地位伦理关系的痕迹.对此古代的先哲孔子早已注意到了.<论语>中不少地方论述了言语行为的道德规范,语言的社会功用等方面.这些论断不仅在历史上起过作用,即使在今天,也有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