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23篇
  免费   111篇
  国内免费   6篇
管理学   6篇
民族学   11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1709篇
理论方法论   97篇
综合类   1099篇
社会学   14篇
统计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79篇
  2014年   135篇
  2013年   126篇
  2012年   161篇
  2011年   143篇
  2010年   110篇
  2009年   143篇
  2008年   162篇
  2007年   171篇
  2006年   193篇
  2005年   182篇
  2004年   190篇
  2003年   138篇
  2002年   130篇
  2001年   111篇
  2000年   109篇
  1999年   73篇
  1998年   54篇
  1997年   61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0 毫秒
1.
在"李嘉图笔记"中,马克思已经意识到这是揭露资产阶级社会剥削本质的经济学入口。但是,他更关注这一正确的经济学基石为什么会越来越多地缺席于可见的近期经济学表象中。马克思发现,一旦李嘉图讨论资产阶级社会中发生的具体经济活动时,这个劳动价值论就会被悄悄遮蔽起来,商品、货币和资本与劳动本身的关系畸变为不同生产物质要素之间的对象性关系。李嘉图不能理解,资本关系不是物,而是一种支配性的生产关系。他无意间遮蔽了这样一个事实:属于资本家的这些物性对象,本质上都是过去工人劳动的产物。并且,机器和其他生产资料在新的生产过程中的运作,仍然是由活劳动推动的。这一发现必然使马克思走向自己的剩余价值理论。  相似文献   
2.
多年来,毛泽东研究一直是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中的一门显学。借助中国知网( CNKI) 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对毛泽东研究领域主要9种学术期刊(2007~2016)的“发文分布”“关键词分布”“下载频次分布”等5项重要指标进行详细统计和细致分析,呈现出毛泽东研究领域的现状、重要议题和热点问题等,同时梳理出近十年来国内毛泽东研究内容、方法、资料、主体和载体等方面发生的新变化,从而为学界拓展和深化毛泽东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4.
访谈从21世纪美学和艺术理论研究的最新发展趋势入手,塔龙-于贡教授指出"美的艺术"研究的三大领域:艺术史、艺术哲学和艺术批评,由此出现了三种研究方法论:历史研究、知识论研究和比较研究。如果将中西比较也纳入其内,中国艺术与西方艺术的比较研究业已成为一个极具生产性的知识领域。自60年代"法国理论"一直主导着西方哲学和美学,随着一代思想家的离去,取代"法国理论"的"意大利思潮"应运而生。而传统的欧陆理性主义和英美经验主义的对峙日渐模糊,相互吸纳和相互影响重塑了西方美学的版图。所以跨学科研究也是当代知识生产的一个主导趋势,作为传统人文学科的美学,日益与带有社会科学特性的human sciences相关,其他学科深入艺术研究俨然已是一个不可阻挡的大趋势。  相似文献   
5.
论科学美德     
科学的特殊之处,就在于科学实践的美德态度.如果没有一种态度,我们所拥有的科学内容、知识、理论及其方法,就没有意义,甚至不可能出现.科学之所以成为科学,不仅在于从事这一行业的人把握了对科学思想理论的分析能力、实验技能,更在于他们还具备了特定的科学美德.这种美德源于严格的科学训练和健康的科学文化.只有通过科学共同体长期的教育或规训,这种美德才能内化为科学家活动的一种文化习性.  相似文献   
6.
马一浮将诗性问题还原为心性问题。他所谓的诗性既不同于维柯意义上的原始思维说,也不同于海德格尔意义上的存在方式说,而是指形而上者给出自身的等流性,以及形而下者回到自性的可能性。形上之心在原初的自性等流中将自身给出,这就表征为诗性时间。形下之心在诗中运思以为形而上者的着落自身腾出地盘,这就表征为诗性空间。马一浮形而上地阐释诗性的目的在于为儒家诗教实践建立形而上的基础。在他那里,诗教问题不只是面向社会的教化问题,也是面向个人的悟道问题,亦是儒家六艺之学的判教问题。  相似文献   
7.
以追求智能、精准为核心的技术认知对突发社会问题的预测失灵,形塑了人工智能时代的话语悖论。此悖论体现出盲目崇尚加速的、闭合化的现代性认知结构的困窘,且揭示了晚近技术反思的谱系化与经验"二分"的双重结构观的局限性,进而使超越悖论的结构转向成为必须面对的命题。因此关键在于以突发社会问题为节点,面向日常生活,实现对"二分"的总体性统合。唯有把握日常生活在突发问题中可能产生的反转契机,合理审视智能化的技术,促使技术的精准思维融入于日常生活之中,方能为加速多变的现代科学创设总体化的良善格局。  相似文献   
8.
9.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