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篇
  免费   4篇
管理学   13篇
劳动科学   9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4篇
丛书文集   20篇
理论方法论   8篇
综合类   71篇
社会学   15篇
统计学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程伟 《社区》2002,(2):16-17
2001年4月17日,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理达了一份民事判决书撤销上海市某区法院的一审判决,被告某区中心医院赔偿原告潘先生各项人身赔偿费15.6万余元。一场打了4年的人身损害赔偿官司,终于在新世纪的第一年有了结果,法律还了患者一个公道。  相似文献   
2.
《青海统计》2006,(3):2-2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青海省委1号文件精神,使统计工作更好地服务于我省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我局(统计研究所)将中央、省委1号文件直接或间接提到的有关统计指标及时归纳、整理,并予以扩展。提出了统计和有关部门近期应新增和强化的统计指标体系及指标,于2006年2月27日报送省四大领导班子和省有关部门负责人。3月2日,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徐福顺阅后,在该参阅件上批示:“工作主动、到位”。这是徐副省长再次对省统计局工作的充分肯定和表扬。  相似文献   
3.
笔者对某市近几年来用人单位因处分处理职工败诉的劳动争议案件进行了分析,发现败诉的原因除了对职工的违纪事实认定不够清楚,证据不确凿以及适用法律法规存在一些问题外,还存在因送达程序不符合法定要求,不能提供有效的送达回证,得不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支持而败诉。因此,笔者试举几例进行分析,为用人单位在适用送达程序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问:我的父母十多年前去世,我们5个兄弟姐妹为父母的房产打了一场官司。1997年,法院判决房产归5个子女继承,但是直到现在,房产证还是父母的名字。我想问,法院的判决书现在还有效吗?我该如何处理这个"历史遗留问题"?答:法院的裁判文书存在两个效力,一个是法律效力,一个是执行效力。法院作出的裁判文书一经生效(一审判决在超过上诉期后没有上诉的判决以及二  相似文献   
5.
域外司法实践及其理论研究表明公布少数意见不会滋长滥诉。在我国由于封建人治思想和关系理论的影响,加上公民法律意识比较淡薄,审判程序不够公开,判决书说理不够充分,滥诉成了十分突出而危险的司法现象。引进少数意见制度,公布合议庭少数人意见,可以进一步促进审判公开,展现合议庭理性探究、辩论及民主决策的过程,展现法官内心的思维轨迹,减少人们对合议庭暗箱操作的怀疑,还可以加强法官的责任感,改变传统合议庭合而不议的弊病,通过多数意见和少数意见的竞争,提高判决书的说理性,提高当事人的服判率,减少滥诉。  相似文献   
6.
法律语篇中模糊限制语的人际意义——以中文判决书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模糊限制语作为评价系统的次系统"介入"和"级差"系统的语言手段,被话语使用者用来显性地或隐性地表达对其所说话语的"态度",建立与听话人或读者的关系,具有人际意义.一向要求精准的法律语篇判决书中也存在一定数量的模糊限制语,而且发挥着重要的人际功能.其人际意义主要表现在法官做出判决的严谨、客观的态度以及对诉讼参与人的人权和诉讼权的尊重,从而树立公正中立的形象,建立仲裁者与争端者之间的良性关系.但相对于学术科技语篇,判决书中模糊限制语在减轻或推卸责任,加强礼貌性,构建协商性等方面的策略意义相对弱化.  相似文献   
7.
对联型:苏东坡仟浙江杭州通判时,灵隐寺·和尚迷上了妓女秀奴,后来和尚钱财散塔,秀奴渐渐讨厌起他来。一次和尚喝得烂醉,去找秀奴吃了闭门羹,于是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司法改革的深入,裁判文书的改革也备受关注,学者和公众呼吁增强裁判文书的说理,提高裁判文书的透明度,为此,有人主张把英美法系国家在判决中列出不同裁判意见的做法引入中国。移植一项制度并不难,关键是移植后,这项制度是否能够在中国的司法土壤中生根发芽。笔者认为,目前,将英美法系国家在判决中列出不同裁判意见的做法引入中国并不适宜。因为至少有三个方面制约着法官产生不同意见。产生不同意见尚且困难,何谈写入?  相似文献   
9.
孙玉波 《探求》2013,(Z1):130-134
2012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新增"特别程序",设置未成年人犯罪前科封存制度,以立法的形式最大程度消除前科给犯罪未成年人带来的负面影响。在法条正式实施(2013年1月1日)前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在全省范围内指定部分基层人民法院率先开展前科封存的试点工作,笔者所在的法院也有幸成为试点法院之一,笔者得以全程参与封存试点工作。但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仅笼统地对未成年人犯罪前科封存  相似文献   
10.
英国的的判例法文化是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在这种文化中成长起来一个高度发达的法治文明,本文从遵循司法先例原则和判决书制作风格两个方面对这种独特的文明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