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2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29篇
综合类   24篇
社会学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元根 《中州学刊》2004,1(1):131-133
本文通过分析名的应用与理论研究的区别,认为邓析只是辨"名"的实践者,而孔子才是先秦名学的创始人,并揭示了"名"在孔子那里本质上是一个政治伦理范畴.由此提示在探寻思想发展史时,应把握应用和理论的维度,才能真正揭示理论学说创立的起点,得出合乎历史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墨经》名学探讨了名之界说、名实关系、名的分类、正名原则以及名之谬误,其中包含深刻的指称论、语义、语用和语境等符号学思想。从现代符号学观点重新审视这些思想,有重要的学术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云梦学刊》2010,31(4):5-7
2010年6月12日,本刊主办的"知名学府与当代学术发展论坛"在南开大学举行,来自天津、北京、上海、广州、石家庄、岳阳等地的40多位学者参加论坛。本期"当代学术史研究"栏目特为以较多篇幅,刊登开幕式、闭幕式录音剪辑,同时选登论坛发言稿。其中,程郁缀、刘曙光《马寅初学术精神的当代意义》系作者提供给本次论坛的书面发言;黄育聪《观察现代中国的别样视野》虽不是专为本次论坛而写,但与本次论坛主旨完全契合,故收入其中。南开大学文学院党委书记乔以纲教授因主持天津市高考阅卷未能参加论坛,但专赴论坛会场看望了与会同仁,特此致谢。  相似文献   
4.
夏康达 《云梦学刊》2010,31(4):9-10
现代大学与社会的学术发展可以说是共生体。知名学府当指高水平大学,与全国所有的大学一起,其教师与研究人员无疑是学术发展(尤其是文科)的主力队伍,在读的学生则是未来学术发展的生力军。  相似文献   
5.
周国辉 《女性天地》2008,(1):F0002-F0002
不久前“真龙”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近日素有爱心、团结拼搏、改革创新的真龙人又有精彩善举:2007年12月10日下午,一位来自广西平乐县一个困难企业职工家庭,在广西民族大学化学与生态专业就读的女孩余聃在本校科技报告厅受到了“真龙”的特别关爱,领取到一笔3000元的助困奖学金,同时,与她有类似经历的167位同学也得到了数额相同的助困奖学金。  相似文献   
6.
实学:"打假"的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哲学应该关注现实问题,而"打假"这样一个重大的现实问题却为我们的哲学家所忽视,令人遗憾!"打假"问题与哲学认识论的真假问题是完全不同的两个问题,由此提出建构一个"打假"哲学的设想,并将"打假"哲学命名为"实学".  相似文献   
7.
孔子的“正名”说并非无源之水,而是发端于前孔子时代人们对于“名”的深入思考。“名”这个观念受到重视与礼乐文化密切相关,由此,“名”的问题展现为两条进路:一、与名分义相关的政治进路;二、与名声义相关的道德进路,孔子继承并发展了这两个方面。澄清了这个过程,就会看到,孔子正名思想不能简单地看做中国古代逻辑学的起源,而应当看作儒家内圣外王之义理规模的发生地。  相似文献   
8.
文化范式目前已经成为中国逻辑研究过程中具有重要影响的一种研究思路和框架.这种研究思路和框架,发端于近代时期的学者张东荪,崔清田教授明确提出并着力强调,鞠实儿教授则把广义论证的观念引入其中,并对逻辑与文化的关系做出了合理性论证.  相似文献   
9.
战国秦汉时期对“名”的讨论极为活跃。当时的“名”可以分为两类,即伦理学政治学意义上的“名”与语言学逻辑学意义上的“名”。前者对中国古代思想史影响之大远远超过后者,但由于受二十世纪初传入中国的西方逻辑学的影响,以往的先秦名学研究只重视后者,未对前者展开过系统研究,这使名学研究偏离了思想史的实态。因此应转换方向,回归于思想史的正途,对先秦名学重新作出客观全面的梳理。  相似文献   
10.
汉魏之际由于社会人事的需要,形名学得以发展。王弼依托这一理论为基础,对言意之辨进行了新的探讨,并依此援道入儒,对儒家经典进行重新诠释,从而建立起以无为本的贵无理论,为当时已被士人所广泛认可的圣人人格的指向、君主材质的规定以及政治生活中自然与名教的关系等现实问题,在本体论的高度上提供了一种理论的支撑,亦并开启了魏晋玄学发展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