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320篇
  免费   636篇
  国内免费   130篇
管理学   2024篇
劳动科学   136篇
民族学   791篇
人才学   662篇
人口学   81篇
丛书文集   5332篇
理论方法论   841篇
综合类   15045篇
社会学   1937篇
统计学   237篇
  2024年   77篇
  2023年   403篇
  2022年   267篇
  2021年   387篇
  2020年   373篇
  2019年   391篇
  2018年   161篇
  2017年   319篇
  2016年   445篇
  2015年   798篇
  2014年   1544篇
  2013年   1430篇
  2012年   1717篇
  2011年   2037篇
  2010年   1881篇
  2009年   1899篇
  2008年   2258篇
  2007年   1701篇
  2006年   1461篇
  2005年   1338篇
  2004年   1295篇
  2003年   1213篇
  2002年   1024篇
  2001年   883篇
  2000年   731篇
  1999年   356篇
  1998年   199篇
  1997年   167篇
  1996年   115篇
  1995年   68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聊斋戏"的改编对《聊斋志异》在下层民众中的传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聊斋志异》之所以被屡次改编为戏曲,是因为其本身的戏剧性或戏曲意趣。以聊斋戏曲改编在清代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康熙阶段独唱,乾隆时期渐有和者,清末形成改编热。聊斋戏的改编为《聊斋志异》提供了很好的改编方式和演述形态。改编者们非常注重普通民众的欣赏水平和审美口味,为适合乡村表演,他们不惜牺牲文采性,而强化其通俗性。在这种平民意识的影响下,《聊斋志异》戏曲改编也呈现出平民化特色和市井趣味。  相似文献   
2.
杜甫写于唐大历二年(767年)秋天的《登高》诗,虽是其晚年凄凉与孤独生活状态的真实写照,但诗中却充满着令人激动的气势.这种气势不仅源于杜甫对登高文学传统的继承,亦是其晚年面对迁逝之感时昂扬生命意识的展现.除了感时伤事,诗中还深刻蕴含着杜甫晚年的壮阔情怀以及乐观主义精神,这种精神与夔州相对安定的生活有着密切关联,更是其儒家思想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3.
自清代都柳江河道疏浚以来,人群流动日趋频繁,位于都柳江下游的葛亮寨因商业化发展吸引了不少移民经商定居,其中包含了部分由都柳江上游及支流迁徙至此的苗民和侗民,其族群身份与认同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呈现出复杂性与模糊性。文章以葛亮寨的苗侗移民为着眼点,探讨其如何经由对孔明这一形象的演绎重构"村落历史",并透过一系列仪式实践建构和表达"我群"身份认同,进而将文化带入族群问题的讨论,试图说明族群意识的形成既与社会历史过程有关,同时也是文化创造与重构的动态过程。  相似文献   
4.
政府积极与民众进行交流和沟通,找到一个妥善解决问题的方案,方可实现“双赢”。“邻避冲突”的内涵与特征“邻避”(Not In My Backyard,NIMBY)一词起源于西方,是美国学者O’Hare在1977年最先提出的。主要是指社区居民害怕核电站、垃圾处理站等产生的环境风险,反对设置这类公共设施,称之为“邻避设施”(李永展《邻避症候群之解析》,《都市与计划》,1997年第1期)。而因这类设施引发的抗争就演变为“邻避冲突”、“邻避  相似文献   
5.
6.
7.
现在多数外语课堂大多是以教师的讲解为中心,而二语习得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有其自身的规律,因此,外语教学应该遵循这一规律。本文选取了二语习得中的输入理论和输出理论进行介绍,分析了二者与德语课堂的关系,进而推出二语习得理论与德语课堂之间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语文教学效率低下,学生成绩平平,家长不满意,社会呼唤语文教学改革,语文界也披荆斩棘,探索创新之路。本文结合自己多年语文学习、教学、研究的实践与思考,针对上世纪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先生提出的语文教育的理想模式,即由汉字教学入手,纵深探究相关词语、名段名篇,使学生打通语文学习的关节,形成整体的知识体系和能力体系——展开探讨,交流心得。  相似文献   
9.
历史上"中国"一词具有地理的、民族的、文化的、政治的含义,历史上的"中国"认同亦指向这几个维度,它们常常交织混杂在一起,互为因果、密切关联,在历史上因时因地因族而异,在不同情势下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交叠性"。清前期从努尔哈赤到乾隆时期的"中国"意识和"中国"认同在统治者深入思考夷夏问题和正统问题中不断强化,"中国"一词的"国家"内涵日益凸显并逐渐成为清人国家认同的自然符号。清前期的"中国"意识和"中国"认同在中华民族和中华民族认同形成进程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意义,为中华民族从"自在"走向"自觉"做好了历史准备,为中华民族在近代实现整体认同提供了现实可能。  相似文献   
10.
探究公示语言语行为以言成事的语用翻译策略,构思出言语行为的多元框架结构,展示语用理论对公示语翻译策略的动态阐释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