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杜甫的同题《望岳》诗中 ,同是五古的望南岳衡山诗比望东岳泰山诗 ,气势更加雄阔 ,笔法更加奇崛 ,结构更为复杂 ,内容更为丰富。它在礼赞南岳的同时 ,突出了高昂不屈的人格精神 ,融入了国仇家恨之思 ,展现了杜甫精神世界里信奉道教的一面  相似文献   

2.
夔州时期,是杜甫诗歌创作的高峰期.晚年杜甫在夔州虽只生活了三个年头(766—768年),却作诗四百余首,约占一生诗作总数1/3。如何评价夔州诗作,对于正确认识这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的一生是至关重要的.前几年,有论者认为杜甫夔州诗在思想性方面比以前差了,认为这是杜甫在痛苦中更多地考虑到自己的遭遇的缘故。然而,  相似文献   

3.
高丽末期(1260-1392)时政混乱,新兴士大夫们积极主动地从中国元朝引进朱子学,并将其作为革除现实弊病的理论武器.文学家、性理学家的双重身份使其汉诗创作具有浓郁的性理学精神意蕴.他们高扬性理学者直面社会人生的入世精神,不仅借鉴了杜甫感时写史的书写传统,以时事入诗、以诗记史,也敢于揭露社会不合理现象、反映广大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此外,他们深受儒家"忠孝节义"观念的影响,"忠孝节义"成为其汉诗的重要主题之一.他们还将"敬慎"、格物致知等性理学思想作为其抒写主题.  相似文献   

4.
苏轼早年在文学创作上推崇杜诗;晚年则推崇陶诗。他联系其立身处事来确定文学创作的风格、品位与价值,从而发掘出陶渊明、杜甫其人其诗的伟大价值,苏轼这种认识和评价作家的方法,对今天认识文学现象,了解中国文学的规律与特点,也具有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5.
杜甫一生诗作甚多,思想也颇为复杂。值得注意的是,诗人在人生的不同时期,都写了较为著名的登高之作。通过这几首登高诗,亦能看出诗人在思想上演变的历程。  相似文献   

6.
王船山《唐诗评选》、《姜斋诗话》两部诗学著作的写作时间前后相距约三十年,二者较为明显地代表了船山中年与晚年的诗学思想.通过比对分析可知,船山诗学思想既有承续连贯性,也有嬗递变异处.船山对唐宋诗各个阶段的优劣升降,对杜甫、王昌龄诗的品评,对诗歌法度的态度等都有一定程度的内在演变.  相似文献   

7.
杜甫自言其早年即“身许双峰寺,门求七祖禅”,晚年自语“永愿坐长夏,将衰栖大乘”,诗中更有“师粲可”、“依迦叶”等语句,可知诗人追求的是大乘佛法.杜集中与佛法感触相通之禅诗近50首,与大乘义学思想关联密切,除了对“无常”、“无我”等原始佛理的解悟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对“性空幻有”之般若空观的体证;第二,对“空有相即”之大乘中道观的活泼机用;第三,对生活的现实态度、乐观精神以及仁者情怀与回向人生、自利利他、弘济众生的大乘精神主张不谋而合,亦是践行着大乘“实相涅槃”学说.  相似文献   

8.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登高》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享有盛誉的七律诗之一,约作于公元767年秋。当时杜甫旅居四川夔州(今奉节),虽年迈多病,且处于萍踪未定的逆境之中,但仍不忘登高赏秋抒怀。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杜甫写雨诗的分析、对比,文章认为由于雨的特点、居住地的气候、中国古典诗歌中写雨诗的传统和自身的心理特征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使雨成为杜甫经常描写的对象;写雨诗则表现了杜甫丰富而敏锐的情感,显示了杜甫生命的境界.其特点为在描绘雨时,杜诗体物工妙;在用雨来营造意境时,杜诗造境浑融;在用雨来象征暗示时,杜诗比兴深微;而李商隐的写雨诗作为个案,则深刻地反映了杜甫写雨诗的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0.
文章聚焦于杜甫《登高》一诗的结构及意象,借鉴西方文论中的对等原则及隐喻与转喻等分析方法,分析该诗表层含义、深层结构以及意象的运用,发掘其艺术价值形成机制,从而读出该诗新的韵味.全诗呈现一种内在的展开式深层文化结构;诗作者选择富有强烈的人文意义的自然意象勾勒出一副感性很强的思国怀乡之画面,这扩大了诗意的空间,揭示出漂泊游子的心态和人生体验.  相似文献   

11.
原始的雅、俗都和"礼"有着密切的关系.是否遵循礼的规范,是区分雅俗的重要标准.礼最初是俗的一种体现,经过贵族加工和发展后.礼更加规范,约束力更强.雅依从于这种规范后的礼,最早在音乐领域诞生,借以和未经规范的、不能体现礼的精神的"俗乐"相区分.雅的观念产生以后,雅俗之间才开始有了区分.  相似文献   

12.
英语资料中,我们常常遇到抽象名词,对于这些抽象名词,我们觉得理解它们的意思,却很难用简短的汉语将其意思说明白.本文提出了用转化法和引申法来翻译抽象名词,以及使用这些方法的前提,说明了如何使译文达到信、达、雅.  相似文献   

13.
维特根斯坦对"哲学问题"的思考始终都在"超越"和"现实"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即在"沉默"与"言说"之间:恰如其分地说出可说的,以显示不可说的.这一思路为后世哲学开启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一种区别于传统形而上学和现代科学的新的思维方式.认为哲学也并不意味着找到答案以求安宁,而在于根据不同的时代特征不断地提出新的"哲学问题",这些问题作为人之为人的永恒追求,构成了人的价值意义世界,将与人类同在.  相似文献   

14.
"愁"作为人们一种普遍的情绪体验,在宋词中经常得以表现。在具体创作中,词人往往借助某些具有特定文化内涵和情感指向的意象进行传达。本文着重指出"落红"与"幽月"二意象来阐释词人的言"愁"情怀。  相似文献   

15.
"作者"与"读者"是叙事交流语境中的重要环节.本文尝试从隐含作者与隐含读者、叙述者与叙述接受者的角度,分析福音书的文本,以此强调其中的意识形态内涵:认信耶稣是基督,耶稣基督向世人传报救赎的好消息,使世人更加笃定对上帝的信仰.这种神学观念的彰显既是福音书的著书目的,又凸显出了其自身独特的综合意识形态特征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歌德在《浮士德》中构建的天帝与靡非斯陀、浮士德与靡非斯陀和浮士德自身的"善"与"恶"的冲突及其辩证关系。认为歌德笔下的"善"与"恶"的冲突无所不在,既相互斗争,又相互依存,既相互对立,又相互渗透。它揭示了矛盾运动的普遍性及人类社会发展中前进与停滞的矛盾斗争,反映了人性深处的拼搏和内在矛盾。他所刻画的"丑"中有"美","丑"转为"美",使"恶"与"丑"也具有了重要的审美价值。这些体现了歌德成熟的辩证思想和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17.
从“破冰之旅”到“融冰之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破冰之旅"到"融冰之旅"不仅需要中国人民不计前嫌的博大胸襟、中国政治领袖非常的政治智慧和诚意,更需要日本政府的诚意、日本政府和人民的"热量"。  相似文献   

18.
理学家们把本来具有道德性的孔子之仁与<易传>的生生观念相结合,将此生生不息视为生意、生理,并与人的心性相结合,建立起了"仁"、"生"、"理"三位一体的形上架构,完成了"天人合一"的理论预设.这种建立过程包括了对孔子的同情、<易传>的阐发,包括有佛老的刺激、中医的启发,以及他们自我的体贴和思考等一系列工夫.对这一过程的分析和说明,可以更清楚地把握理学本体范畴的结构与含义,也有利于进一步了解理学的整个体系及其思想价值.  相似文献   

19.
本文着重对“隘、狭、窄”三个词,从西周到元明清的历史文献中出现的频率和原因进行考察,并结合它们在现代汉语方言区中的分布,讨论了这三个词的历时替换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以“XX门”形式构词的一些词语异军突起,并且频频见诸报端。与以往以“门”字构词的词语有所不同的是,这些词语的语素构成存在强烈的语境差。其实,正是语境赋予“门”字以临时意义。这种临时意义随着语境差的消失最终升级为固定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