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5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6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35篇
社会学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古希腊到近代资产阶级启蒙运动可以看作是政治合法性思想的产生阶段.政治思想家们从不同角度和侧面阐发了政治合法性理论:柏拉图"正义"论、阿奎那"神授"论、霍布斯"主权"论、洛克"契约"论和卢梭"公意"论等.这些合法性理论有相同的基本的主线,这就是社会秩序是如何可能的、如何看待社会与个体的关系、如何处理国家与社会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霍布斯把自然状态下人的状况还原到一种相互恐惧的状态,并认为人实际上不适合于过社会生活.但人最基本的愿望是免除死于暴力的恐惧,所以正义的根本指向是获得和平.自然法只能是对人们的应然约束,包括外在的应然规则和内在美德,而没有刚性的强制力,所以政治国家的出现就是必需的,其特点就是主权者不是契约的一方,其意志就是大家的意志,并垄断惩罚的暴力,于是战争状态被消除了,所有的权利转让者都能得到平等对待,这就是政治国家的正义性之所在.这种逻辑是严整的,但是由于简化过度,其中的逻辑缺环也所在多有.  相似文献   
3.
霍布斯是欧洲哲学史社会契约论的著名代表。他的全部政治学说的基础就是其 社会契约理论,而其政治学说的核心却是集权主义的国家观。霍布斯的政治学说既体现了当 时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具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意义,同时又具有唯心主义和反人民的性质。 因此应对其政治学说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4.
霍布斯国家理论奠定了人类政治走向文明的理论基础。但霍布斯本质民主的国家理论最后却未能与君主专制划清界限。对这一理论与现实间的悖论,学者们多是从霍布斯的人生经历和他所处的时代背景中寻找答案。实际上,导致这一悖论的根本原因在于霍布斯国家理论自身不易察觉的逻辑错误。霍布斯国家理论的逻辑论证包含三个基本环节:首先设定国家创制的前提——自然状态;然后导入国家创制的人性基础——人类的理性与激情;最后在前两个逻辑环节的基础上推导了国家的起源和本质。霍布斯在论证的最后环节将"现实中的人"与"虚拟中的人"未加区分地混为一谈,致使他一开始谨遵逻辑、在"公共意志"价值层面精心建构的"国家"却异化为外在于人民之物,使他本质民主的国家理论不得不"合乎逻辑"地成为君主专制政体的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5.
对西方自由主义的两位奠基者霍布斯和洛克的政府理论进行了比较,指出霍布斯和洛克虽然在政府理论的表现形式上大相径庭,但在内在的逻辑上却是一致的。从霍布斯到洛克的政府理论的发展,也反映了自由主义内在逻辑的完善。  相似文献   
6.
社会契约论在西方政治理论中的地位以及宪政制度设计中的作用都是不可忽视的,但其中霍布斯与卢梭的观点易被人误解,所以有研究的必要。霍布斯与卢梭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自然状态的假设、个人权利交付的对象、契约的特征、契约的效力、人民享有的自由五个方面。产生差异的原因,主要在于伦理基础和时代背景不同。  相似文献   
7.
李猛 《社会》2016,36(6):78-96
对于《自然社会》关注的现代社会的规范性秩序问题,自然状态、自然法与建国契约是三个主要环节。对该书的批评也集中在这三个方面:自然状态与人性论,自然状态的道德性质,以及政治社会与规范秩序的奠基关系。自然状态学说通过自爱与社会性建立的自然社会性是理解现代社会道德关系的出发点。在考虑现代社会丰富和充实这一道德关系的努力之前,应当先理解人是如何成为一个孤独的陌生人的。从这一自爱的社会性出发,《自然社会》将霍布斯笔下的自然状态理解为道德空间乃至法权状态,但并不同意这一空间是具有内在道德尺度或客观道德科学基础的规范性秩序。作为现代国家规范性基础的道德尺度是与政治社会同步奠立的。  相似文献   
8.
Abstract

This essay explores a series of sovereign ‘machines’ – slaves, puppets, automata – in political theory from Benjamin to Agamben. It is now well-documented that the philosophical question of ‘the machine’ – of whether a complex system requires a human operator or whether it can function autonomously – is also a crucial political question that haunts every discussion of sovereignty from Hobbes onwards. However, my wager in what follows is that this machine is not just a metaphor for a metaphysical situation – whether it be rationality (Hobbes), bureaucratization (Weber), neutralization (Schmitt), historicism (Benjamin) or governmentality (Foucault) – but a material phenomenon that carries transformative political promise and threat. To summarize the argument of this essay, I contend that ‘sovereign machines’ like slavery (Aristotle, Hegel, Kojève, Agamben), puppets, automata or clockwork (Descartes, Hobbes, Schmitt, Benjamin, Derrida), lens, optics and mirrors (Hobbes, Kantorowicz, Benjamin, Lacan, Foucault) and so on do not merely reflect but change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causal relationship between sovereignty and governmentality, decision and norm, exception and rule. If the self-appointed task of the modern political theorist has so often been to obtain or regain sovereignty of, or over, the machine – to jam its gears – I seek to expose what the later Derrida calls the ‘machine’ of sovereignty itself. In conclusion, I argue that political theory’s attempt to reveal or retroactively invent the sovereign person at the heart of the machine only ends up revealing the sovereign machine at the heart of the person. What – if anything – is really inside the machine of sovereignty?  相似文献   
9.
霍布斯政治合法性思想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霍布斯从抽象的人性原则和人类的理性与经验出发,阐释了国家的起源及其合法性基础,即人们自己通过缔约建立“国家”,但人们所缔之约是“带剑”的契约。为保障政治秩序和维护社会稳定,霍布斯主张给予主权者超越于法律和臣民之上的权力。同时他也主张为个人的自由留下空间:一是在“法律沉默下”的自由,二是自我防卫的自由;并规定了主权者的义务:保卫人民的安全是其根本义务,人民的安全是最高的法律。如此,霍布斯游弋于极权与自由的两极之间,耕耘一生也没有找到突破口,从而留给我们一个充满悖论又富有启发意义的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10.
霍布斯与洛克:两种自然状态与两种政治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霍布斯与洛克从两种不同的自然状态出发演绎出两种不同的政治理论体系。霍布斯的自然状态是建立在人性恶基础上的混乱无序的战争状态,其中人的终极价值目标是生存;洛克的自然状态是建立在人性善基础上的和谐有序状态,其中人的终极价值目标是享受人权。为摆脱自然状态,霍布斯设计了个人———主权者的契约模式,洛克设计了个人———社会———政府的契约模式,并产生了不同的政治社会,他们在政府目的、政府权力大小、个人权力大小以及政权形式上都有所区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