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张西立 《齐鲁学刊》2001,3(4):105-110
知性思维是有限的思维,它没有能力把握事物的整体和全貌,因此需用辩证思维来把握事物的整体和全貌。辩证思维与“存在”的同一,不是抽象的同一,而是具体的同一。  相似文献   
2.
“女性经验”是台湾女性诗人诗歌成长的一个空间,譬如“树”和“楼”意象就是这个空间中一个典型的经验维度。在这个空间里,女性找到了提升自我的凭借,也回应了社会对她们的压制,她们在不同的“经验”之路上,把记忆与希望都放大到了和男性强势话语相提并论的起点上,给自己也给了世界一个探究当代台湾文化一个重要窗口。  相似文献   
3.
"家族理性"与家族企业治理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东 《学术交流》2004,(2):85-89
"家族理性"是以家族及其事业的整体荣誉、整体利益最大化和稳定发展为最高价值取向而支配人去思考、推理、判断、行事的心理认知结构。家族理性与个人理性、集体理性不同,是基于传统文化背景对个人理性的超越。中国社会家族企业治理中所存在的问题,如产权问题、信用问题、治理结构等,运用家族理性的概念和理论能够得到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4.
旨在从学习者需求分析的角度探讨精读教材编写的相关问题。认为对学习者的需求——个人需求、学习需求和目标需求进行分析,能够为精读教材的编写带来重要启示。主要表现在:①“人”在精读教材编写中的重要性,即重视“人”的情感世界和“人”的发展是精读教材编写的重要前提;②中国特色不仅应该在教材编写的形式上,更应该在教材编写的内容上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5.
企业和大学是分别满足人类的生存与知识需求的组织化形式。纵观企业与大学的发展历程和演进趋势,无论是在组织功能、运行动力、人的价值、管理方式等方面都呈现出某种交汇的趋势,这是人类生存与知识的交汇,是分裂的人走向本真的人的演进写照。  相似文献   
6.
通过近10年的摸索,J校英语专业初步形成了知识与技能并重、思辨与情感并举,共同作用于提升英语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模式。这一培养模式的内涵包括4个方面:一是以英语语言技能训练为本;二是在语言技能训练中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三是在教学环节重视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四是在教学中融入对学生情感的关怀和积极情感的培养。这4个方面共同作用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这一模式的实践中,J校英语专业的学生的语言技能、知识结构、思辩能力得到了极大地提升,学习和生活态度积极向上,各级竞赛硕果累累;与此同时,教师的教学研究水平也得到了提升。  相似文献   
7.
“抽象力”是《资本论》中一个很重要的理论问题,如何理解这一问题,直接关系着对《资本论》的理解。“抽象力”不是知性意义上的“抽象力”,而是理性意义上的“抽象力”;“抽象力”所达到的不是抽象的普遍性,而是具体的普遍性。马克思的叙述方法和研究方法就是这种抽象力的集中表达。达到具体普遍性的理性抽象力揭示的是资本的秘密,表征的是人类关于自身存在的自我意识。  相似文献   
8.
作为"九叶"诗人的辛笛,其最显著的艺术特征即是以"瞬间印象"的感悟方式来抒写"生命形式".在辛笛的诗中,感觉、感情与知性、理念是相互交融的.他的大多数诗,偏重感性,有时知性甚至"退居"言外,构成言外之旨,这类诗可以称之为感性诗或情感诗.但其感情不是直接抒发出来,而是将感情、情绪渗入诗中,又注意内敛,使情感、理念处于明晰与含蓄之间,造成了观念与情感内涵上的多样性、多义性,由此他的诗歌充满了"感性"与"智性"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9.
"颜乐"为儒家学派重要命题,对中国古代思想史、哲学史特别是文化人格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它 源于孔子的教育与学习观,在此基础上颜回将其扩展为整体性人格精神。在儒家思想流变史上,"颜乐"以其绝对 化的知识、知识乐境追求,体现了早期儒家的知识价值观。  相似文献   
10.
法治 ,源于人的感性生命的需要。传统中国儒家否定了人的感性生命的合理性 ,因此法治无由产生。随着改革开放以后商品经济的发展 ,传统中国的人治社会逐渐转变到了现代法治社会。由于法治在现代社会己受到相当重视和强调 ,本文对比中西方文化的不同 ,强调法治何以在西方能够落实而在传统中国却不能的原因。本文认为 :法治的落实 ,必须以人的智性心的开发为前提和基础 ,这是传统西方的经验。传统中国 ,以道德涵摄一切 ,因此智性心开发不出 ,法治无由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