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女性天地姹紫嫣红——90年代女性小说艺术探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时代的运转必然给文学打上深深的烙印,在90年代,随着社会的转轨,女性写作比以往任何阶段都色彩纷呈.在自由的空间里,女性意识进一步觉醒,她们选择了一个表述“人”的角度,呈现着通人的日常生活状况,抒写个人经验和命运,从而拆解男性文化,表明女性作为一个群体迈入历史的要求和企图.女性特有的敏感性,注定了在写作结构上的弥散化和意绪化.  相似文献   

2.
眷村是台湾特殊政治历史背景下的产物,眷村小说中的“外省女性”形象,是眷村小说形象谱系中特为重要的部分,不仅因为其形象的丰富性与典型性,也因眷村特殊性质造就的女性在其中的特殊位置。文章旨在发掘形形色色的“外省女性”作为眷村命运共同体的一部分所面临的相似的生命困境,即难以真正超越“外省人”身份的局限,她们不仅要承担历史政治所加诸来台“外省人”的流离与苦难,同时也不得不面对眷村环境的闭塞压抑,以及家庭内部父权的阴影。文章分别从代际、性别、两岸关系三方面讨论眷村“外省女性”群体的生命困境与精神悖论,从而探寻“外省女性”群体零落精神空间的共性,以深入理解“外省女性”的心灵世界。  相似文献   

3.
茅盾的小说和剧本创作中,有上百名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女性形象,即“时代女性”形象。这些“时代女性”无不以其鲜明的个性特征活跃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各个阶段,并成为茅盾创作中的一个系列。尤其是茅盾还紧紧抓住时代特点和阶级特点来塑造这些“时代女性”,不仅写出了她们的热情与苦闷,追求与沉沦,而且给她们指出了新生的路:小资产阶级女性知识分子,必须投身于工农群众之中,与工农同呼吸、共命运,彻底改造旧思想,才能获得真正的解放。  相似文献   

4.
<正> 给散文加上“女性”的限制,自然是指女性作家的创作.把它们归为一类加以研究,是因为有了“妇女文学”这个大前提.“之所以打出‘妇女文学’的旗号,并不是要和传统文学分庭抗礼,而是试图召唤起一支新的文学队伍——妇女作家群,以女子物殊的生活体验和女性创作风格,去有意识地丰富以男性作家为主体的传统文学.”女性作家作为群体形象出现于文坛,始于反帝、反封建、提倡科学民主、个性解放和男女平等的“五四”时期;她们的出现,既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永恒女性”与“性灵佳人”这两个中西方最经典的女性审美范式的发生发展史进行了梳理,并在比较中探讨了这两个范式产生和发展的文化根源。在西方更替式的文化发展过程中,“永恒女性”是暂处于边缘地位的诗性话语寄寓其价值理想的载体;而在儒道互补的中国传统文化结构中,“性灵佳人”则是源于道家的诗性文化精神的“存意之象”。因此,虽然比起主流的“妇德楷模”来,审美型女性获得了更多的展现个性与挥洒才情的空间,但她们本质上仍是被审视、被塑造者,仍是男性中心主义文化规范下的一批“诗性文化符号”。  相似文献   

6.
一在茅盾的小说,特别是他的早期小说中,有一群“很惹人注意”的“特异的女子”,这就是静女士、孙舞阳、章秋柳、娴娴、梅行素和话剧《清明前后》里的黄梦英等女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形象。她们不是“大勇者”或“真正的革命者”,而是“不很勇敢、不很彻悟者”。她们虽然“不是革命分子,然而也不是浅薄的浪漫女子。”人们之所以称她们为“时代女性”,主要是因为她们都是被“五四”以来的思想解放运动唤醒以后走向不同道路的女  相似文献   

7.
当代女性诗人更加关怀日常生活中个体生命的经验 ,在现实的女性境遇中来书写女性。从家庭这个角度 ,我们可以很好地剖析当代女性诗歌中男女两性文化的关系。对于婚姻 ,男女有不同的想象 ;妻子们往往成为家庭的“囚徒”,被繁琐的家务所击败 ,伤痕累累 ;男女对峙的结果使她们不是成为沉默的“神女”就是成为疯狂的“魔女”。  相似文献   

8.
在整个欧洲,女性的“花季”都要比中国女性来得迟,中国人习惯说“二八佳年蔷薇浓”,说十六七岁的少女才占尽人间好颜色;而在欧洲,女士的“玫瑰年龄(指拥有玫瑰的神秘、冷幽、成熟及魅力的最佳年龄),普遍在三十岁以后,在德国,这个年龄段公认为32岁到48岁。在这个拥有成熟的思想及判断力的年龄,德国女性在想什么?她们最希望拥有的生活模式是什么?本文将提供一孔之见。  相似文献   

9.
“美国梦”一直是美国文学中的经典主题。19世纪后期以来的“美国梦”文学中,女性形象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她们或传统顺从,成为了“美国梦”悲剧的牺牲品;或独立自强,在追梦过程中实现了自我价值。对“美国梦”文学中经典女性形象的分析,可看清一个多世纪以来女性发展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10.
“蛇蝎美女”的文学形象古而有之。与各种文学体裁融合,“蛇蝎美女”在不同时期体现了不同的性格、行为和特色。关于她的创作随着时代的进展也发生着微妙的变化。同时,这些形象也反过来影响了社会价值导向与行为。她的形象貌似简单刻板,实则充满二元对立的张力。卡特作为一个女性作家,她笔下的“蛇蝎美女”与众不同,她们既有着这个类型的共性,又体现了独特的个性。她们颠覆了女性作为“被凝视的客体”这个概念,打破了表演性,从而改写了命运。此外,卡特在她的作品中表达了对这个类型创作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老子》与中国“女性哲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有一位朋友拿着存在主义作家西蒙·德·波伏娃所著的《第二性——女人》问我,中国有没有“女性哲学”? 我的回答是肯定的,并举台湾学者吴怡先生的《中国哲学的生命和方法》一书为证。在那本书中,吴先生颇有见地说,中国女性在默默中相夫教子、茹苦含辛,稳定了整个民族文化,她们的贡献是无法估计的。在他看来,中国男性用很多漂亮的字眼去称颂女性的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在现代女性作家群里,有两位姣姣者。她们都是二十岁出头便登上文坛,并以其全新的风格一鸣惊人,引起文坛巨大的震动,造就了作家的文学创作领域各自的神话和传奇。她们便是现代文学史上的“二玲”:丁玲、张爱玲。单就丁玲、张爱玲的小说创作而言,值得思考、颇有言说价值的方面很多,本文试图从女性文学的角度来探讨她们对女性意识的把握,发掘显现于她们小说文本中女性意识之异同。也许,仅用“女性文学”之界定是无法涵盖和包融“二玲”全部文学创作及其意义,但她们既同属女人,各自的身份、经历、思想、感情都很…  相似文献   

13.
张爱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鲜明女性意识的作家。其女性意识的基础是对二元对立的两性观的突破。她既透彻地揭开了女性在家族制度与父权文化压迫中的绝望经验,也戳穿了女性独立追寻生命自由的虚妄,以写实与象征的手法证实了她们无法拥有一间绝对属于“自己的房间”的现实;女性在痛苦阅历中或疯狂复仇,或沉淀经验历练生活智慧,使苦难在一定程度上成为精神成长的资源,但最终却无法以胜利者的强悍姿态宣告自己的未来;她们对人生价值的最终确定是在两性建构的命运共同体和人类经验话语中完成的,而这正是张爱玲小说中女性获得精神成长的体现。张爱玲是将“性别政治复杂化”与她的历史观、写作观达成统一,我们也从中看到了女性主义政治的悖论。  相似文献   

14.
南京安德门农民工就业市场的田野调查与研究结果表明,一些制度性因素实际上无视女性农民工的公民权利,致使她们在劳务市场这一制度性空间里遭受各种歧视与侵犯。但女性农民工也在通过各种方式与政府治理术里不公平的部分和男权主义宰制下的"身体政治"进行周旋与反抗。她们成为"身体的政治"之典型场所的同时,又进一步转变成"政治的身体"之积极行动者。  相似文献   

15.
在杨绛先生的小说里,活跃着一个个性格鲜明、敢爱敢恨却无意间插足于他人婚姻或情侣之间的女子。在情感与道德、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中,她们对爱情的追求闪耀着女性觉醒的火花,却也透露出情感纠葛给她们命运带来的悲剧色彩。在这些女性第三者身上,寄寓了杨绛先生对女性情感命运的思考。通过对杨绛小说文本的解读,分析其中的女性第三者形象,结合作者本身的生活经历,可以看到杨绛先生对于“女性”与个性、情感与道德以及女性命运和出路的尝试性探讨。  相似文献   

16.
“去上海投资、到上海发展、在上海安家”已成为当今台湾人的热门话题和一种潮流。十多年来,奔赴上海的台湾人像滚雪球似的不断壮大。由于有了众多台湾女性的不断加入,这个奇妙的“雪球”变得色彩靓丽。据估计,目前常住上海的台湾女性多达八九万人。这些进入大上海的台湾女性,几乎每个人都有动人的故事……  相似文献   

17.
“去上海投资、到上海发展、在上海安家”已成为当今台湾人的热门话题和一种潮流。十多年来,奔赴上海的台湾人像滚雪球似的不断壮大。由于有了众多台湾女性的不断加入,这个奇妙的“雪球”变得色彩靓丽。据估计,目前常住上海的台湾女性多达八九万人。这些进入大上海的台湾女性,几乎每个人都有动人的故事……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之前,女人所扮演的角色是由男人分配和限定的,所有的女性行为都被局限在既定的、由男性确定的参数上。《黄色墙壁纸》是美国作家夏洛特.波金斯.吉尔曼最著名的短篇小说。小说大胆地挑战了“崇尚纯女性”的理论,有力地尝试了寻回失去的女性话语权。本文旨在就小说中的文本创新和表现手法的分析,对作品进行女性主义解读。女性的不安定是对男性施加的巨大压力的反抗。她们或者选择死亡,或者选择疯狂来解构男权社会对女性的压迫。她们要颠覆强加在她们身上的思想,正确确定自己的角色和定位,从而以“新女性”的身份建构与男性平等的智性的对话。  相似文献   

19.
“时代女性”是茅盾从《蚀》开始,在几十部小说(包括长、中、短篇)中塑造的系列形象。所谓“时代女性”,是指那些置身于时代政治风云变幻之中的新女性。虽然“这些新女性的思想认识,声音笑貌,各有特点”,但是,作者总是把她们放在时代的漩涡和斗争的洪流中,着重展示她们的人生道路和个人命运,借以反映礼会问题。也就是讲,这些“时代女性”,始终是和时代联结在一起的,或跟着时代步伐的前进而前进,或随着时代潮流的消退而消退,在她们身上,有着更多的时代风涛和政治浪潮的投影。这些“时代女性”,按  相似文献   

20.
从《世说新语》看魏晋女性“新气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说新语》中记述了大量魏晋时代的女性,她们的言行多与封建礼教要求传统女性顺从和守贞的特点相悖,在妇德、才智、审美和情爱诸方面都表现出独特的思想和个性,呈现出异于前后期传统女性的时代风尚,彰显了魏晋时代女性的“新气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