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中国货币政策工具有效性分析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卢庆杰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47-56
一种有效的货币政策工具必须是能被中央银行直接控制的.当前,中国人民银行对经济的调控正由直接方式向间接方式转变,运用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公开市场操作、准备金率、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信贷政策、再贷款、再贴现,以及外汇市场的调控.与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相比,我国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仍存在以下问题:信贷政策仍具有行政性色彩;准备金率影响了货币政策工具的有效性;公开市场业务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汇率制度影响了外汇操作工具的运用;非市场化利率影响利率调整工具的效果.文章指出,中国货币政策工具的有效运用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2.
产业政策有效性问题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产业政策是否有效是经济学界长期争论的问题。本文从企业能力理论的角度对产业政策的有效性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能力构建导向的产业政策对产业发展会起到有效的作用。产业政策应该强调竞争性,鼓励企业的自主研发和能力构建。 相似文献
3.
我国国际收支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现有外汇管理制度下 ,国际收支通过对货币乘数和基础货币的影响从而对货币供应量产生较大的冲击 ,进而使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受到影响。论文就这一影响进行了理论探讨和实证分析 ,并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论资产价格变化对货币政策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怀勇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1):50-54
资产存量的增加及其价格的波动对货币政策效应产生重要影响。本文紧扣判断货币政策是否有效的3个条件:货币能否影响产出、货币与产出和物价之间是否存在稳定联系、货币当局能否控制货币,系统地分析了资产价格变化对货币政策效应的影响:资产价格变化影响了货币和物价之间的稳定联系;资产价格影响了货币与产出之间的稳定联系;资产价格变化削弱了货币当局控制货币的能力。最后,本文提出了面对资产价格变化政府当局增强宏观金融调控有效性的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围绕税收领域新的研究视角——税收显著性,国外学者基于欧美发达国家的税制环境,进行一系列理论探索和实证研究。为了对国外学者的税收显著性研究进行较为综合全面的述评,本文主要从税收显著性的理论基础、影响因素和政策效应三个方面,系统梳理了国外税收显著性的最新研究成果,同时归纳整理了国内与税收显著性相关的理论研究成果,并对国内外文献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单述评,以期拓展税收显著性的应用外延,为完善我国税制体系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思路。 相似文献
6.
麦均洪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9-16
本文运用我国2003~2011年29个省区的面板数据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地区差异和政策效应进行了实证考察。研究表明,经济发展水平、研发投入和人力资本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不同因素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影响效应存在地区差异,与中、西部地区相比,这些因素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影响效应在东部更为强烈。与此同时,本文还基于倍差法检验了“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效果,发现这一战略的实施使中部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速度要显著高于其他地区。 相似文献
7.
莫绍深 《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9)
民族地区农民政治认同事关党在民族地区的执政资源及执政地位的巩固。由于经济因素、政治和干部因素、文化因素等的影响,当前民族地区农民政治认同内容不全面,政治认同对象层次性和区域性较为突出,政治认同行为带有较为明显的现实功利性。应当深刻理解并充分发挥“中央一号文件”的政策效应,不断增强民族地区农民政治认同。 相似文献
8.
李丹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16-25
1988年汉城奥运会后,韩国政府为了解决当时严峻的城市住宅问题,于1988年至1992年间制定、实施了住宅200万户建设计划。住宅200万户建设计划首次按照国民的收入状况对住宅需求者进行了阶层划分,并制定了针对不同阶层提供不同住宅的政策措施。强有力的资金保障,宅地供给的扩大,抑制住宅投机的政策、策略等的制定以及在税收方面的支援政策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实施使得住宅200万户建设计划取得了非常理想的政策效果。 相似文献
9.
文章构建我国汽车产业技术创新政策效果的评价体系,运用熵权法确定权重,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其进行定量分析,得出结论并给予对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汽车产业技术创新相关政策实施效果良好,评估的五项主要政策均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出台这些政策前后各项指标分数对比明显。 相似文献
10.
刁玉华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
高等教育投资政策能否系统地影响高等教育投资的结果及其影响结果的大小,决定了高等教育投资政策的有效性。高等教育投资政策的宏观价值理念是公平与效率兼顾,这种公平与效率在高等教育发展的不同时期是有所侧重的。高等教育投资政策的目标是,通过宏观调控,增加高等教育的投入;发挥政策导向作用,以此来实现高等教育的功能;促进投资政策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高等教育投资政策实体、高等教育投资政策执行主体、高等教育投资政策执行客体和高等教育投资政策执行环境是影响高等教育投资政策有效性的主要因素。高等教育投资政策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必须把握好政策公平目标与效率目标的关系,充分地发挥影响政策有效性因素的作用,从高等教育政策的制定、实施和结果三个层面进行系统评价,形成包括价值评价和事实评价在内的高等教育投资政策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