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11篇
  免费   685篇
  国内免费   133篇
管理学   166篇
民族学   585篇
人才学   5篇
人口学   142篇
丛书文集   2595篇
理论方法论   700篇
综合类   13280篇
社会学   948篇
统计学   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71篇
  2022年   73篇
  2021年   104篇
  2020年   146篇
  2019年   129篇
  2018年   151篇
  2017年   164篇
  2016年   261篇
  2015年   352篇
  2014年   883篇
  2013年   956篇
  2012年   1252篇
  2011年   1335篇
  2010年   1111篇
  2009年   1120篇
  2008年   1197篇
  2007年   1542篇
  2006年   1524篇
  2005年   1267篇
  2004年   1255篇
  2003年   1162篇
  2002年   940篇
  2001年   757篇
  2000年   404篇
  1999年   87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族记忆既是传承民族文化基因的载体,也是彰显民族文化基因的重要文化表征。民族记忆作为延续民族历史和文化基因的内在根基,通过传承民族历史文化、建构民族身份、塑造民族形象等形式传承和彰显民族文化基因的内在特征。以瑶族为代表的少数民族文化基因是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挖掘瑶族民族记忆中蕴含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文化基因,并阐释其内在的价值与意义,对培育和铸牢我国各民族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技术进步是行政文化创新的重要动力。从耗散结构理论的视角看,行政文化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行政文化创新可视为一个开放能量交换的系统耗散过程。技术进步通过强迫改造机制、反馈调节机制和能量传输机制的内外共同作用,不断强化行政文化系统的耗散结构属性,触发行政文化系统内部的非线性作用,诱发系统内外随机因素的“涨落”,推动行政文化系统跃迁到另一个稳定状态,进而形成新的有序结构,实现行政文化创新。  相似文献   
3.
公共艺术与城市文化两者的关系十分密切,在城市整体形象建设中结合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注重公共艺术整体性设计,在城市公共空间与环境建设中融入公共艺术,能够实现城市历史与文化的良好传承,并将城市公共活动空间所具有的地域文化特色充分发挥。旨在对城市文化视角下的公共艺术整体性设计展开深入研究,并从整体性设计的城市文化、规划、建筑等多个层面进行深度解析。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的宪法治理经历了从根据地局部执政时期的革命宪法,新中国成立初期移植苏联宪制模式及本土化探索,到改革开放后逐步形成依宪治国与依宪执政的新局面。百年宪法治理历程曲折蹒跚,终坚定向前,经验值得弘扬。宪法治理模式的移植当慎重,宪法的权威应维护,加强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制创新,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法文化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5.
抗战时期,中国图书文化事业备受日寇摧残,众多文化典籍被日寇劫掠而去或毁于战火。在此特殊时期,陈训慈征求各类文献,举办图书文献展览会,保护文澜阁《四库全书》与天一阁藏书,撰文与创刊宣传浙江图书文化事业,创建图书馆协会推进全省图书文化事业,为图书文化事业做出了难以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辽代9位契丹君主在文化追求上有共同性也有差异,共同性在于他们普遍重视契丹民族传统文化,因此,他们都精于骑射,而且在其国家制度体系中斡鲁朵制、部族制、四时捺钵制占据重要地位,他们崇拜多种神灵,对各种宗教持包容的态度;差异则体现在他们各自对本民族文化发展所采取的举措,以及对其他民族文化的尊重与学习的程度有所不同。他们的文化追求致使制度建设和各方面的政策的调整具有兼容和变通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韩伟 《北方论丛》2020,(2):61-68
魏晋既是中国思想史变革最为剧烈的时段,也是传统礼乐观念的重要调试期。玄学作为礼乐变革的背景,它很好地应对了轴心时代以来儒、道两家在言与意、有与无等问题上的分歧,并进行了哲学性弥合。玄学家对"有"的肯定,为儒家礼乐(广义)信仰的延续、"礼乐"(狭义)内涵的升华提供了空间。就前者而言,尽管何晏、王弼、郭象等人思想有所差异,但都表现出对"礼乐形态"的肯定;就后者而言,玄学家通过以自然内涵置换道德内涵的方式,赋予狭义"礼乐"新意,使其获得了本体论和价值论的合法性,并实现了与时代雅乐建设实践的互通。  相似文献   
8.
位于非洲东北部的埃塞俄比亚是非洲文明、语言、艺术和哲学的摇篮,也是非洲政治思想和文学思想的发源地和重镇。埃塞俄比亚独特的历史地位使它成为非洲人民心目中的一座文化丰碑和一面精神旗帜。埃塞俄比亚人坚持使用阿姆哈拉语,已成为当代非洲本土意识的一个重要表征。埃塞俄比亚运动具有宗教改革和政治革命性质,对近代非洲意识的觉醒和非洲崛起具有重要作用。埃塞俄比亚哲学是一种富有哲理性的智慧,典型地反映了非洲人的生存和思维方式。埃塞俄比亚的艺术是本土艺术与宗教艺术的结合、非洲传统工艺和欧洲现代工艺的结合。以“埃塞俄比亚之风”为代表的非洲音乐元素是美国非裔文学乃至整个欧美现代主义文学之中回荡的一种旋律,对它们的主题思想和艺术形式都产生了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9.
ABSTRACT

Students’ emotions during stays abroad have mainly been treated as ”culture shock”, where difficulties are interpreted as universal ”stages” towards ”adaptation”. This paper explores how students from different cultural and educational traditions experience studying abroad differently. The study presents a qualitative study of 18 Danish and Chinese students in Chinese and Danish universities and situates itself within the literature on culture shock, student emotions and study-abroad experiences. The study exposes the students’ complex emotions throughout their studies abroad and explains how these emotions relate to processes of self-formation, professional and academic development, increase or decrease in freedom, and student agency.  相似文献   
10.
ABSTRACT

Shared memories shape relations among social movement participants and their organizations. However, scholars often ignore how experience operates as a means of solidifying attachment in group contexts. In contrast, I argue that activism depends on how participants publicly recall events. In this, I integrate a social memory perspective with the examination of activist movements. Through narrative, participants build engagement by presenting the self-in-history as a model for collective action. I refer to this as eventful experience, utilizing memorable moments as a resource for generating commitment. Movements depend upon members communicating the critical moments of their lives, embedding personal timelines in group culture. The linkage of personal experience and public events is a strategy by which individuals motivate collective action. Drawing on a thirty-month ethnography of a progressive senior citizen activist group in Chicago, I examine how members use an awareness of temporality to build a culture of action. Each movement group uses the past experiences of participants to build their culture – what Jasper refers to as taste in tactics, incorporating past successes, present plans, and imagined futures into a call for direct ac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