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6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2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16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36篇
社会学   8篇
统计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学报审稿工作的特殊内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期刊影响因子出发 ,论述了学报论文审稿工作是保证期刊学术水平和生命力的关键。提出了稿源与审稿 ,专家与审稿 ,编辑与审稿之间的相互关系 ,并指出了当今审稿工作中出现的一些现象 ,得出学报审稿工作的内涵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思想品德,知识结构和工作作风等方面对党务工作者在新时期的历史任务、充分地展开讨论,能够准确、流畅、清楚、简洁地阐述党务工作怎样做到与时俱进的方法和注意事项。以确保在工作中有一个清晰的思路和自我导向。  相似文献   
3.
那天,老陈又约请我们几个到他家小酌。为此,他骑着电动自行车在北京电影制片厂内的菜场里采购了一通,又让他的老伴做了几样下酒菜。老陈叫陈佑群,是我们北影的老摄影师,84岁了,虽然拍了不少影片,  相似文献   
4.
汉族作家的民族叙事参与了当代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建构,他们的作品对传统天人合一观念进行了艺术再现并彰显出独特的价值取向。汉族作家们以万物有灵为根基,考察和重新审视了少数民族人与自然的关系,他们的文本显示出生态文学的特质和内涵,隐含着对替代甚至破坏自然原生状态的现代文明的质疑。文章还进一步考察了汉族作家文化身份的复合性对他们创作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对求解<机械制图>中的线、面综合作图问题的有关思路和方法进行分析,掌握了此类问题的特点,找出求解决此类问题的技巧,总结了求解线、面空间几何问题的方法,增强了课堂教学的灵活性、趣味性,增强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从而调动了学生学习制图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6.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为人的全面发展奠定物质基础;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保证人民民主权利的实现,提高人的政治素质;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切实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实现人们思想和精神生活的全面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在实现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村民自治制度建设问题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制度建设是村民自治伟大实践 的一项基础工程 1980年,邓小平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这篇重要讲话中,通过总结社会主义兴衰成败历史经验明确指出:“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这种制度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是否改变颜色,必须引起全党的高度重视。”(《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333页)党的十五大报告据此进一步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这两段话,极其鲜明地深刻地阐明了制度问题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主政治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1.制度问题是现…  相似文献   
8.
蔺宾川 《职业》2014,(30):175-175
本文提出,职业院校的体育教育,应以终身体育观为出发点,针对不同的体育教育对象,采取相应的体育教育措施。  相似文献   
9.
随着人口增长 ,耕地面积扩大 ,人们对水资源进行掠夺式开发利用 ,带来了严重的水资源危机。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 ,正视河西走廊水资源的现状 ,分析造成水资源危机的原因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提出治理对策 ,是我们一项迫切而重要的工作。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统和合文化及其现代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生性资源,中国传统和合文化中"和而不同"的辩证世界观、"以和为贵"的价值取向、"中和"的方法论原则以及注重道德教化的作用、强调人的内心和谐的思想,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从传统和合文化中,我们可以获得以下启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要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相统一的高度构建符合时代特点和中国国情的和谐哲学;其次,要遵循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的原则,以和谐哲学作为方法论指导,在实践中正确处理和协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实现人与自然的和生、人与社会的和立、人与人的和处;再次,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关注人的精神世界,实现人的内心和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