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2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0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5篇
社会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农村医疗服务体系的能力建设与新型合作医疗的运行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服务递送功能,主要依赖于由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和县医院组成的农村医疗服务网络来实现。然而,这一网络的服务递送能力面临诸多挑战。乡村两级的医疗机构普遍存在人力不足、医术不高、设备不整的问题,乡镇卫生院还因种种原因竞争力日趋下降。县医院成为农民寻求医疗服务的主要选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正常运行,一方面有赖于农村社区医疗卫生机构大力加强能力建设,另一方面也有赖于政府促使医疗资源的配置向基层倾斜。  相似文献   
3.
芬·基德兰德和爱德华·普雷斯考特因在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和经济政策的时间一致性方面的研究成果获得了200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本文介绍分析了获奖者在这两个方面的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4.
5.
6.
吕惠娟  王亚柯  张冀 《学术界》2013,(1):195-204,287
我国日益增长的养老基金面临着巨大的保值增值压力,对其实施有效的市场化投资管理是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基于投资决策、投资组合和投资绩效等角度,本文对我国企业年金和美国401(K)计划的市场化管理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并为改革和完善我国养老基金的管理和投资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采用2013年和2018年中国家庭收入调查(CHIP)数据,基于收入来源视角和基尼系数分解法,对我国老年人收入结构和收入不平等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2013-2018年期间,老年收入结构显著变化,收入不平等程度呈现下降趋势.具体表现为,养老金收入比重下降,工资性收入比重显著增加.在收入不平等程度下降过程中,养老金收入的结构效应和集中效应起到强化作用,工资性收入结构效应起到阻碍作用,其他分项收入作用较弱;城乡老年人收入结构及其分布特征呈现显著差异性.据此,老年收入结构优化的方向应该是,稳定并逐步提高养老金等转移性收入水平和比重,适度调整和控制工资性收入、经营性净收入和财产性净收入在城乡间的均衡性,以缩小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8.
当前 ,我国绝大多数农村居民没有医疗保障 ,他们不得不为所需的医疗服务自掏腰包。这种非常传统的、同时也是高度市场化的模式 ,不仅导致我国卫生筹资体制呈现高度不公平性 (参见WHO ,2 0 0 0 :1 5 2 - 1 5 5 ) ,①而且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农村医疗服务体系的运转不良 ,致使疾病开始成为农村贫困的重要因素之一 (刘远立、饶克勤、胡善联 ,2 0 0 2b)。为农民建立医疗保障 ,是我国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所面临的最严峻挑战之一。合作医疗是中国农村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之一 ,但这一制度正面临着生存和发展的危机。在 2 0世纪 60 - 70年代 ,合作…  相似文献   
9.
利用2013年和2018年中国居民收入分配课题组(C H IP)数据,通过构建老年多维贫困指标,测度我国老年多维贫困状况及其动态变化,并分析各类型转移性收入的多维减贫效应.结果发现,2013—2018年间,全国、城镇和农村老年多维贫困状况得到显著改善,贫困发生率分别下降13%、5%、8%,贫困程度分别下降11.6%、2.3%、5.3%.但在考虑收入相对贫困和健康贫困下,农村老年单维贫困状况趋于严重.其中,收入相对贫困和健康贫困对老年多维贫困的贡献率呈现上升趋势,住房设施贫困贡献率下降.养老金对缓解全国和城镇老年多维贫困的作用最为显著,子女赡养等私人转移性收入对缓解农村老年贫困作用较大.基于此,我国应着重发挥政府转移性收入的再分配效应,与家庭养老相结合,并进一步完善医疗保障体系,共同提高老年群体的收入水平和可行能力.  相似文献   
10.
农村劳动力从非农部门回流到农业部门阻碍了我国经济结构转型以及城镇化战略的推进。本文基于2008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通过建立Probit模型分析了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研究发现,农村劳动力回流到农业部门主要受其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状况及地理因素的影响,具体而言,教育程度低、健康状态不佳、父亲教育程度低、农村户口、居住在西部地区以及远离城镇等增加了农村劳动力从非农部门回流到农业部门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