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2篇
社会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2009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颁给了治理领域内的两位学者,标志着治理理论已经成为一门成熟的经济学科,被学术界广泛认可。但现有的治理研究都只关注治理的一个侧面,缺乏整体性的认识。通过一个简约的市场经济模型阐释治理的主要功能和结构层次、与公司治理的区别与联系、治理参与人的行为特征以及由他们的行为特征所决定的治理的静态特征和动态演化,对于构建正处于发展瓶颈期的转型国家和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实验室环境下的决策过程研究可以较好地考察决策变量的行为基础和动态临界值.本文以中国股市中的股权结构为背景,在实验框架下考察了股权结构、信息披露和控制权收益的关系.文章先从理论上计算股东的夏普利值并以此代表股东控制权.再分不同设置变量来实验地考察控制权收益.结果表明:(1)股东控制权越平均,控制权收益越少;大股东与小股东形成"核"联盟的机会越多,其取得控制权的机会越少.(2)信息对控制权收益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信息在联盟的形成和维持中的作用.(3)大股东夏普利值的高低和信息情况决定了联盟的方式.(4)控制权溢价并不一定就是控制权收益,也许只是大股东为防止自身利益被侵害而支付的成本.(5)信息不完全不一定是坏事,部分信息的隐含更能增加公司的分配效率.  相似文献   
3.
在传统的新古典经济学中,所有与资源配置和财富分配有关的经济活动,都是由完备契约治理下自利个体之间的非人格化市场交换完成的.伴随着信息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古典经济学者认识到完备契约假设过于脱离现实,现实世界几乎所有的市场交易都是不可能签订完备契约的;同时,实验经济学和行为经济学的研究表明,经济人的偏好类型是异质的,部分经济人具有自利偏好,部分经济人具有社会偏好.在交易不可签订完备契约的市场中,基于社会偏好的行为规范会对不完备契约型市场产生重要的互补性治理作用.  相似文献   
4.
国有企业控制着国民经济的命脉,必然以增加全民福祉为目标。然而在现实条件下,国有经济扮演的角色与其发挥的功能现实中存在着一定的偏差,这很大程度上与国有企业企业家作用发挥息息相关。本文主要从国有企业功能定位出发,分析国有企业的发展需要注重的伦理道德,进而对国有企业企业家必须具备的伦理精神进行系统阐述。  相似文献   
5.
社会偏好下的契约治理特征与契约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传统契约理论的基础上,结合行为契约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分析社会偏好下的契约治理特征与契约设计原则,可以发现基于社会偏好的行为规范可以在相当程度上解决不完备契约中的激励问题,发挥着与正式履约制度互为补充的作用。所以一个好的治理结构应该是效率与公平、公正之间的权衡,社会偏好能够发挥良性作用才是和谐治理的精髓,一个好的治理结构不应该假设契约当事人是完全自私自利的。  相似文献   
6.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型教学方法被应用到教学中,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极大的帮助。而微课就是其中一种,将其应用到教学中不仅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还能让学生更好的掌握物理知识,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对此,文章就初中物理教学中微课的应用展开探讨,以期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