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13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14篇
社会学   1篇
  2017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晚清诗界革命主张以新意境和新语句入诗,但又不能摆脱和突破旧诗格调,诗界革命未能成功。中国新诗的创立,不能无视或绕过近代诗歌改良运动的主张和实践。近代诗界革命是“五四”新诗革命的先驱,它是中国新诗运动的前奏。鸦片战争以来的社会危机,是中国新诗产生的巨大背景,新诗运动的目的、方向及价值取向均取决于此。对新诗社会功利的超常重视,是新诗发展过程中诸多矛盾的症结所在。内容与形式、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格律与自由,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中国新诗。  相似文献   
2.
本刊这一期,推出《中国当代青年诗人诗论》专栏,其目的在于反思和总结我国新时期十多年以来的新诗创作和诗歌理论研究的丰富经验以及介绍有代表性的当代青年诗论,以利于我国90年代诗歌创作和理论研究的深入发展。这里的撰稿者都是有学识、有一定的创作的经验和理论修养的当代青年诗人。尤其令人高兴的是我国著名的诗评家谢冕教授特意为本专栏写了序,对此我们深表谢意。  相似文献   
3.
召唤与抉择     
针对目前对新诗主体论的怀疑,谢冕认为,古典的方式不可能适应现代的生活,新诗依然是而且始终是表现现代生活和现代情感的最适宜的方式。朱寿桐认为,汉语新诗的主体地位有其必然性,它是经过较长时间摸索建设起来的一种新型诗歌。谭五昌认为,新诗否定论本身有其逻辑错误。周晓风、程小诗认为,旧体诗的语言制约了诗歌表达而导致了言文分离,只有新诗才是现代诗歌创作的主体。李永东认为,新诗主体论本身是有限度的,应该辩证对待。  相似文献   
4.
实现的与期待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1949年到现在,是中国新诗发展的新的历史时期。新诗在这个特殊阶段里,已经有了长达半个世纪的发展。中国新诗从此经历了充满痛苦的、极其曲折而又极富戏剧性的进程。作为一个完整的阶段,中国新诗历史的后50年,既是五四新诗传统的继续和延伸,又是具有巨大变异性的独特的阶段。正是由于它有过对于新诗传统的大面积的改写,因此,随之而来的匡正,却也为新诗历史打开了新的篇章。异变造成了贫乏,而挫折却酝酿着丰富。从50年代末到90年代末,中国新诗这长达半个世纪的艰难行进,谱写了这一阶段诗歌的既贫乏又丰富的历史。诞生…  相似文献   
5.
浮沉于潮流中 戊戌年早春二月的一天,光绪皇帝想起了一件事,他急于要读到他身边人几次推荐过的书,这就是史载的“命枢臣进日本国志,继再索一部”。前些时候,这位皇帝已经向他的老师翁同龢要过这本书来读,但翁同龢当时手头没有,皇帝不悦。据《翁文恭日记》本年正月二十三日记载:“上向臣索黄遵宪《日本国志》,臣对未洽,颇致诘难。”酝酿着维新大业的皇帝,需要了解邻国进行改革的情况,其急切的心情从上述的“继再索一部”以及因“未洽”而“颇致诘难”的记载可以看出。  相似文献   
6.
人类为爱情写下了无数的诗篇。它们记下了世代人对爱的渴望与寻求、欢乐与痛苦,同时也记下了人类情感与文化的变迁史。这些诗中最精粹和最优美的部分超越了时代、国家、种族、宗教的界限而感动着异时鼻地的全世界的读者。人们常常谈论“永恒”和“不朽”,但真的永恒和不朽并不容易。在历史上留下个名字或留下些业迹并不难,但活在人们心中,  相似文献   
7.
吴晓是当今诗歌界为数很少的既写诗又研究诗理论的一位。诗创作的丰富实践为他的理论研究提供了生动而又具体的材料和体验;理论研究成果又使他的诗在情感空间自由翱翔的时候具有了他人所缺少的理性的制约和提炼。从而使他的诗在灵动飘逸的想象中,拥有难得的一份凝重感。诗学建设的成就与相当丰富的创作体验的结合使吴晓具有某种独特性,这是讨论吴晓创作值得引起重视的基本出发点。  相似文献   
8.
年青的觉醒者的歌唱——《中国新诗发展史》之一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十月革命的曙光和“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烈火,使一批追求进步的青年知识分子迅速觉醒。他们怀着追求光明的理想和反抗黑暗现实的激情,积极投入了新文化运动的潮流。这是觉醒了的年青的一代。他们中的一些人,加入了新诗创作的行列。他们用新诗抒发反对封建思想的情怀。由于他们从内容到形式、从题材到风格,进行了广泛的开拓,自由的创造,新诗逐渐结束了诞生初期的寂寞状态,呈现出更加丰富和蓬勃的局面。作者队伍不断壮大,新诗表现生活的视野更加开扩,影响日益深远。一九二二年一月,文学研究会的几个成员,创  相似文献   
9.
中国当代文学是中国现代文学的继承和发展。它们同属于五四新文化运动中诞生的新文学。在长达五十年的发展中,中国当代文学一方面承传了五四新文学的基本特质、特别是文学与时代紧密联系的特质。另一方面,由于当代政治对于文学的深切介入,而导致了新文学品质在这一阶段文学中的改变。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初期,与自由主义文学思潮形成的同时,另一股把文学的发展紧密联系于阶级性观念的激进文学思潮,也被引进并快速形成着。后者对于半封建、半殖民地处境的中国知识分子有更大的吸引力。本文追溯了中国当代文学急剧政治化的历史渊源。本文重视延安文艺讲话对于中国文学的当代转型的重大影响,认为这一讲话促成了这个文学的时代转变,其重要的标志则是文学加速了它的意识形态进程,并最后形成了工农兵文艺的理论体系,这就意味着中国文学的当代转型的条件业已具备。  相似文献   
10.
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学术研究的回眸与前瞻,十年前曾大规模展开过。十年以来,这种举措只在局部或某些个案研究进行过。站在新的世纪,立足于学科的学术反思、经验积累和对研究“预流”的把握,实有必要通过充分的经验交流,把握学科动态,讨论学科发展的可能走向。为此,笔者邀请了北京大学的谢冕教授、兰州大学的吴小美教授,加上本人,分别从各自的角度来发表个人的研究经验和意见。“回顾”不得不采取个人的独特视角,“前瞻”也属一管之见,希望有益于本学科学术研究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